日历屋
万年历

端午

2020/7/8 16:02:44
万年历日历:端午知识
端午知识
端午节有哪些古诗

端午节作为中华民族最重要的节日之一,从古至今就受到了大家的重视,也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句。有哪些比较出名呢,一起来看看?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 李隆基《端午》;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 苏轼《浣溪沙端午》;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 殷尧藩《端午日》;

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 —— 边贡《午日观竞渡》;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 贝琼《已酉端午》;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 文天祥《端午即事》;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 杜甫《端午日赐衣》;

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 —— 赵蕃《端午三首》;

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 —— 殷尧藩《同州端午》;

榴花三日迎端午,蕉叶千春纪诞辰。 —— 范成大《鹧鸪天》;

幽寻未云毕,墟落生晚烟。 —— 苏轼《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

裁缝云雾成御衣,拜跪题封向端午。 —— 杜甫《惜别行,送向卿进奉端午御衣之上都》。


为何中秋和端午高速公路不免费

我国一直在调整,让高速公路收费变得更加合理,在一些节假日是能免费通行的。那么,大家知道为什么中秋和端午高速公路不免费?为何中秋节与端午节高速不免费?以下内容由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看完就清楚了,还可以分享给小伙伴哦。

为什么中秋和端午高速公路不免费

原因是中秋和端午这2个国家法定节假日的出行人数没有其他4个节假日多,中秋节与国庆节较近,而端午节因为农忙、学生中高考等因素,客流量比较低。

根据《重大节假日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实施方案》,免费通行时间为春节、清明节、劳动节、国庆节四个国家法定节假日以及当年国务院办公厅文件确定的上述法定节假日连休日。端午节、中秋节、元旦这三个节日虽然是国家法定节假日,但高速公路并不免费通行。

一般高速公路节假日免费时间都是从节假日开始第一天的00:00开始,到节假日最后一天的24:00结束。另外,高速是否需要收费,取决于下高速的时间,如果在免费时间段内下高速,则不收取任何费用,反之,在免费时间段内上高速,但是下高速的时候已经过了免费时间段的,则要收取过路费。

中秋高速行车需要注意什么

离中秋节只有几天了。我相信很多车主都准备开车回家了。那么,在高速公路上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呢?

高速公路右侧强行超车

一些心急的司机看到前车开着一辆“龟速”车挡路,左车道有车堵,就强行从右车道超车。其实右侧强行超车不仅很危险,很多车主都不知道。这种情况一旦被拍下,将被扣12分。

回到高速公路上

有些司机因为不熟悉道路,不小心错过了高速出口,但是错过的距离比较短,所以在出口处倒车快速下高速。倒车一旦被拍到,直接扣12分,非常危险。所以师傅还是建议,多跑几十公里就不会受这么大的损失了。

高速公路超速行驶

“十起事故快九倍”,形象地说明了超速是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新交通法规规定,驾驶速度超过限速50% 的,将直接处以12分的严厉处罚;超速低于50% ,但超过20% 的,罚一半,即扣6分。驾驶中型以上载客货车、校车、危险货物运输车辆超过规定时速20% 以上的,直接扣12分。

公路逆行

同样的,司机因为不熟悉而错过了高速出口,开了很长一段路才发现,但距离之前的高速出口很远,所以有些司机选择了倒车,逆行回到之前错过的高速出口。其实逆行行为也很危险。如果是拍照的话,扣12分真的是可以商量的。如果你错过了,一直往前开,找到最近的出口,下高速。最好不要倒退。

停在高速引导线上

高速公路上的分流线允许车辆临时通行,但不允许车辆在分流线上停车,因为会严重影响交通秩序,不安全。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直接扣12分。如果情况紧急,为了方便,不要停在分流线或应急车道上。

长期占用高速公路上的应急车道

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看不到应急车道空的对比,随便开就行。长时间占用应急车道,被拍照,扣12分。

遮挡车牌

一些司机故意隐藏车牌号,以避开监视器。这样一旦发现,交警就会拦截,一次扣12分,扣驾驶证。另外,如果是有临时号牌的新车,如果中控台上只放置了一个临时号牌,而车后窗上没有粘贴另一个临时号牌,如果被抓到这样的行为,直接扣12分。

驾驶公共汽车停在高速公路车道上

在高速公路上开公交车停车,一旦被拍到,扣12分。


端午节前一天是什么星座

端午节前一天是双子座。1、双子座性格:双子座的人喜爱变化,他们不可能同一时间只做一件事情,可以说双子座是个理性但又不安分的星座。2、双子座男生:双子座男生是非常聪明机灵,能言善道,喜欢对外在事物拥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对周围一切新鲜刺激的玩意都充满着无止境的探索欲望。3、双子座女生:抱有积极向上生活态度的双子女,内心闪耀着众多美好的幻想,以及充满了对理想的憧憬。

双子座性格

双子座的人喜爱变化,他们不可能同一时间只做一件事情。他们总是五时花六时变,做事时心不在焉,虽然拥有些小聪明,但极不专一,持久力又低,行动往往流于肤浅,很难完美地做好一件事情。可以说双子座是个理性但又不安分的星座。双子座不喜欢单调的生活,他们追求的是一种不断改变的状态,这种状态有时会让人觉得双子的改变为大家带来了创新的新鲜感,但有时也会让人觉得双子做事不可靠,处于不安稳的状态。

双子座男生

双子座男生是非常聪明机灵,能言善道,喜欢对外在事物拥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对周围一切新鲜刺激的玩意都充满着无止境的探索欲望。他们给人永远是局外人的印象,在欣赏缤纷生活的同时,也不断吸引着新的“听众”。双子座的男生有他们在的地方永远不会缺少欢乐,他们是天生的社交家,和他们在一起永远不会感到寂寞。

双子座女生

聪明伶俐的双子座女生,爱耍小聪明之余还有点神经质。抱有积极向上生活态度的双子女,内心闪耀着众多美好的幻想,以及充满了对理想的憧憬。可以说,这是个具有异国风情的魅力女生。你们的适应能力非常顽强,所以总能在张弛有度的生活、工作和爱情中,享受着无忧无虑的曲调。


端午节为何要佩戴香囊

每年的端午节都有很多的活动要完成,要吃粽子、要和雄黄酒还要带香囊,其中端午节带香囊的习俗很特别,不仅是自己佩戴香囊,还会将自己制作的香囊送给别人。那么端午节为什么要佩戴香囊?下面就要我们就来看看端午送香囊的寓意,和传说。

端午节为什么要佩戴香囊 端午送香囊的寓意

据传,戴香包的目的,一方面象征屈原的品德节操将馨香溢世,流芳千古;另一方面又能起到驱瘟避疫,强身健体的作用。

香包亦叫香.囊。其根探于古代的“艾虎”、“艾符”。在古代,有人在端午节即将.来临的时候.,把艾叶编成老虎形状,或把彩绸剪成虎形,粘上艾叶一,插一在头发上或佩带在胸前以祛瘟辟邪,这就是艾虎。传说,善于降妖伏魔的张天师,于五月五日乘艾虎出游四方,所到之处,五毒(蝎子、蜈蚣、蛇、壁虎和蟾蜍)化为灰尘,,妖邪归回地府。由此,我们透过迷信的迷雾,便可看见艾虎的功效和威力。艾叶有杀菌祛虫之功,虎又是传说中的神兽,可以镇一守门户,二者合一制成艾虎,可见人们的心理是想以此获得生命的保障和寻求心灵的安全感。

端午送香囊的寓意

香包一般由年轻姑娘精心缝制而成,’端午节那天,姑娘把香包送给小弟弟、妹妹或侄子、侄女,并把香包佩戴在他(她)的胸前,有的姑娘自己也佩戴一只。戴在胸前的香包,真是小巧玲珑、五彩缤纷、艳丽多姿、栩栩如生。俗语说:“五彩香囊襟前戴,姑娘娃娃逗人爱。”看来小小香囊威力还真不小。

有的地方的妇女和孩子们,喜欢用丝绸之类缝制成小小的粽子、鸡心、葫芦、樱桃、桑格以及小猴、小虎形状的手工艺品,或用一彩色丝线缠成小小的粽.子,在端午节早晨同香包一块儿,选出一两件挂在胸前。认为这样可以防病,等到了端午节正午时,把它们摘下来扔掉,这称做“扔灾”。有的地方还缝一种布人,布人头里面装着豆子,因而叫“豆豆娘”,挂在室内墙上。“豆豆娘”用以祈祝五谷丰登。“豆豆娘”与香包相似,但用意不尽相同。

有一些少数民族地区,香包多用棉织品和丝线绣成或扎成形式多样,精巧美丽,有花卉、鱼虫、五谷、瓜果、器皿、人物等。香包常常是姑娘们的杰作,并作为传情的信物,冬赠送给心爱的小伙子、以表达自己的爱情。

端午节带香囊的传说

有一年,八仙之一的铁拐李云游到汉中上空,看见地上有一个年轻的妇人,背上背着一个五六岁的大孩子,手里还牵着一个二三岁的小孩子,艰难地涉水过河,前往山中避难。突然,上游河水咆哮而下,转眼之间,河水涨满,母子三人眼看就要被洪水冲走了。这时,只见那妇人甩开手里拉着的小孩,背着大孩子直冲向岸边。一铁拐李觉得这妇人太不讲情理,急忙用铁拐将那小孩挑到岸上。铁拐李落下云头,来到河边问明过河的原因后,斥责那妇人道;“你背着大孩子,扔开小一孩子,难道这小的不是你亲生的吗?”那妇人指着大孩子说:他是我收养的邻居家的孤儿。他父母去年都被瘟疫带走了。这小的虽是我的亲生儿子,但.我不能让人家断了根呀!”铁拐李听了,感动地叹道:“好心人呀!”说完便从葫芦里倒出一包药递给妇人说:“你将这药囊戴在身上,可保你一家不受瘟疫所害。”言罢就不见了。

妇人见状,惊喜万分,知道遇见了仙人.她急忙回家,将药分装成数包,除自己戴一个药包外,其余都分送给邻里乡亲。这天,正是农历的五月初五。还真灵,凡戴药包在身的人,不但本人没病,而且闻到药气的人也没有被瘟疫传染。

后来,汉中这地方便没有瘟疫发生了,人们的生活更富裕、更安定了,但人们没有忘记给他们带来安定的药包,每年一到端午节还要送“药包”以示纪念。经过长期的流传、演变,’由送药包变成送“香包”,端午节戴香包的风俗,也就这样流传下来了。


端午节有哪些习俗

端午节来临的时候,人们会突然觉得心情特别愉悦,生活的水慢慢流淌,因为这几天辛苦劳作的人们是可以休息三天的。那么,大家知道端午节有哪些习俗?端午节是有什么风俗?接下去小编带大家来学习下吧,涨知识的节奏,还不赶紧来围观围观。

端午节有哪些习俗

1、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其实,“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人,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目。后来,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们还付予了不同的寓意。

2、佩香囊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

3、写符念咒

古人认为,五月五日为恶月、恶日,因此端午节这天一定要在室内挂避邪驱鬼的符咒。而且挂驱鬼符还有一些严格的仪式,例如说必须在端午日出或正午时书写,书写材料用生朱,砚内、书写人口中必须放上硝石等等。

4、端午吃粽子

端午吃粽子是我国的传统习俗,不过在郴州苏仙区坳上古村有着特别的吃乌米粽的习俗。坳上乌米粽属当地独创具有食疗效果的美味佳肴,是由山上野外的乌饭树叶、择子柴叶、金刚刺嫩头、枫香树嫩叶等十余种能食用的树叶将其洗净捣碎,过滤挤汁,再浸泡在糯米中,里面放有叉烧、咸蛋黄等馅,清蒸出来,香味四溢,不油腻,还具有健胃消食,祛风除湿,清凉解毒之功效。

5、插艾条

俗话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这里的“艾”是指艾蒿,它的茎叶有挥发性精油,独特的香味可以驱蚊避虫。端午节自古以来也是祛病防疫的节气,因为正值夏至,寒暑相交,家家都会在这一天打扫门庭,将艾条插在门上,杀菌消毒。

6、拴五色线

中国古代一直以红、黄、白、青、黑五色为吉祥色。每年端午节清晨,大人起床后第一件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传说五色线不能随便丢弃,只能在夏季第一场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时扔到河里,意味着让河水将疾病冲走。据说,戴五色线的孩子可以避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常保安康。

端午节吃什么

1、吃粽子

端午节为纪念诗人屈原有吃粽子的习惯,现今粽子的种类非常多,口味大不相同,有鲜肉粽、蛋黄粽、蜜枣粽、原味等等。这时,根据实际情况控制粽子的摄入量,不要因为贪美味而伤了身体。同时记得将粽子加热后再吃,既安全卫生,又减轻消化负担。

2、吃蛋

煮粽子的锅里一定要煮鸡蛋,有条件的还要再煮些鸭蛋、鹅蛋,吃过蘸糖的甜粽之后,要再吃蘸盐的鸡蛋“压顶”。据说吃五月端粽锅里的煮鸡蛋主夏天不生疮;把粽子锅里煮的鸭蛋、鹅蛋放在正午时阳光下晒一会再吃,整个夏天不头痛。

3、采茶、制凉茶

北方一些地区,喜于端午采嫩树叶、野菜叶蒸晾,制成茶叶。广东潮州一带,人们去郊外山野采草药,熬凉茶喝。这对健康也有好处。

4、吃油糕

端午节当天除了吃粽子,还要吃油糕。油糕要用和好的烫油面,包上白糖、黄桂、玫瑰、核桃仁、猪油做成的馅,下油锅炸。表皮松泡,馅心甜美,外形美观。

5、喝五加酒

“五月初五采五加,酿五加酒”是民间的习俗。五加即五加皮,气香味苦,五加树皮有奇香,可滋补肝肾壮筋骨。民间认为喝了五加酒,可以避难避邪。五加皮的药用主要为治疝气、腹痛、男子阳痿、小便余沥、女人腰脊痛、两脚疼等。地处潮湿的区域,特别适合在端午节喝五加酒。


端午赛龙舟是几月几日

端午节一直都有赛龙舟的传统习俗,传说在古时候人们在屈原投江之后,怕他的魂魄在江上游荡没有依托,因此就通过赛龙舟的方式来给屈原招魂,在荆楚地区,赛龙舟也是为了给屈原招魂。那么端午赛龙舟是几月几日?下面就来看看端午赛龙舟是哪一天吧。

端午赛龙舟是几月几日 端午赛龙舟是哪一天

端午赛龙舟是农历五月初五。

端午赛龙舟可以说是端午节最具特色的习俗活动之一,又被称为“龙舟竞渡”、“龙船赛会”、“划龙舟”、“划龙船”等。在南方水乡地带,由于河湖众多,这一习俗是兴盛异常。关于划龙舟的来历,民间普遍认为也与屈原有关。

端午赛龙舟的由来

传说屈原投江后,当地老百姓便顺江打捞,但一直到洞庭湖也没有找到他的尸身。他们便想渡过洞庭湖去找,可八百里洞庭天水茫茫无法渡过。此时恰巧下起了瓢泼大雨,湖上的渔民纷纷摇桨归来,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渔民们听说百姓是为了打捞国家的贤臣而来,便争先恐后地相帮,于是形成了后世五月五日赛龙船的习俗。对此,《荆楚岁时记》说:“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日,伤其死,故命舟楫以拯之。”到唐代,人们则说竞渡是为屈原招魂,并在今湖南湘阴汨罗江北岸的玉笋山上修建了招屈亭,据说这就是当年赛龙船的终点。其实龙船在西周穆王时期就有了,湖南长沙出土的一幅战国时期楚墓的帛画上面就有男子站在龙船之上的图画。而赛龙船这种竞技活动,据《纪纂渊海》的记载,起源于越王勾践时代,《物原》则考据在吴王夫差挖成运河时就有了竞渡之俗。

端午赛龙舟意义

赛龙舟也叫划龙船、龙船赛会。为什么叫赛龙舟呢?传说龙戏水好飞、善于变化,有行云布雨、司水理水的神职,所以自古以来龙就受到江海湖泊地区人民的顶礼膜拜,北方雨水缺少地区百姓更要向龙祈求风调雨顺。赛龙舟活动,固然说是纪念屈原等历史人物,也首先是要让天龙、水龙高兴,保佑五谷丰登。江南龙图腾崇拜中的祭敬,就含有希望龙保佑雨水不缺、洪水不滥而年年丰收的目的。人们还把端午节时死去的伍子胥奉为长江水域的水仙、涛神、潮神和江神,也曾经把屈原封为广源顺济王,产生了“江神即楚大夫屈原”的说法,这是把人神化了,也是把神龙人格化了,人就是龙、龙就是人而为一体了。

赛龙舟的程序

开赛前,划船队伍要抬上龙头到屈原祠去祭拜,然后回到舟上安好龙头,等待统一喊号发令。令一发,船上有一人敲锣、喊号,有的手执令旗领喊,大家则一呼百应,这样有利于划舟健儿动作一致,船体快捷如飞。比赛中,两岸往往人山人海,族旗招展,一片欢腾,观众们都要为自己的龙舟喊号助威,就形成水上岸上的热烈互动。有的唱歌助兴,在泊罗江一带就有过为屈原招魂的赛舟歌:“有也回,无也回,莫待江边冷风吹。”《隋书地理志》中就说这“乃数千年语也”。可见赛龙舟唱歌助兴之风早已有之。比赛结果,一般以谁先到达终点为胜。但在福建漳州、厦门一带,终点停有一只标船,以鸭子为标。龙舟到达终点时,标船上就有人把一只鸭子抛人水中,划船健儿们便纷纷跃人水中追捉,观众们就又呐喊助威,捉住鸭子者为胜。过去,造龙舟、赛龙舟都不许女人参加。现在有些地方还出现了女子龙舟队,她们和男人一样参加各种龙舟竞渡活动。划船的方式,一般是用木浆,也有的是用脚划或用手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