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屋
万年历

长江

2020/7/14 18:37:55
万年历日历:长江知识
长江知识
江宁区在长江南还是北

江宁区在长江以南。江宁区,位于南京市东南部,总面积1561平方公里。江宁区管辖10个街道、72个村。江宁区境内河道主要有秦淮河和长江两大水系。境内湖泊有百家湖、杨柳湖、西湖、白鹭湖、南山湖、甘泉湖等。江宁区地势复杂,有低山、丘陵、平原、盆地等。

江宁区是“六代豪华”之地、“十朝京畿”要地,与上元县同为南京城的母县,史有“上元之民善商,江宁之民善田,龙都之民善药,善桥之民善陶,陶吴之民善剞劂,秣陵之民善织,窦村之民善刻”之说及“天下望县、国中首善之地”之美誉。

江宁区素有“六山一水三平原”之称,有牛首山文化旅游区、汤山温泉旅游度假区、方山风景区、阳山碑材、南唐二陵、杨柳村古建筑群、佘村明清代建筑群等众多景区,其中汤山温泉旅游度假区位列中国四大疗养温泉之首,是首批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江宁区位于南京市东南部,是南京主城八区之一,国家重要的科教中心和创新基地,国家东部地区先进制造业基地、交通物流枢纽和空港枢纽,江宁从东西南三面环抱南京主城,航空、航运、铁路、公路交通体系汇聚,是南京对外沟通的重要枢纽。


长江三峡指的是哪三峡的总称

大家上学的时候肯定背诵过这样一篇课文,那就是郦道元的《三峡》。其中,有一句格外出名,那就是“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这里所谓的”“巴东三峡”指的就是“长江三峡”,那到底是哪三峡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长江三峡指的是哪三峡的总称

“长江三峡”指的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这三段峡谷的总称。长江三峡西起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城,东至湖北宜昌市南津关,全长193千米,沿途两岸奇峰陡立、峭壁对峙,自西向东依次为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重庆市巫山县境内,有大宁河小三峡、马渡河小小三峡。长江沿线重庆境内,有“水下碑林”白鹤梁,“东方神曲之乡”丰都鬼城,建筑风格奇特的石宝寨、“巴蜀胜境”张飞庙、蜀汉皇帝刘备的托孤堂、龙骨坡巫山文化遗址等景观。

三峡地跨重庆、湖北两省市。两岸崇山峻岭,悬崖绝壁,风光奇绝,两岸陡峭连绵的山峰,一般高出江面700-800米左右。江面最狭处有100米左右;随着规模巨大的三峡工程的兴建,这里更成了世界知名的旅游热线。

三峡旅游区景区众多,其中最著名的丰都鬼城、忠县石宝寨、云阳张飞庙、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宏伟的三峡工程、大宁河小三峡等。


第一条中国人建造的长江大桥

众所周知,大桥的用途有许多,如便利交通、促进经济、亲近河水等等。我国的长江上是有许多大桥的,那么,大家清楚第一条中国人建造的长江大桥是什么?首条中国人自主建造的长江大桥是什么?接下去小编带大家见识下吧,欢迎大家阅读。

第一条中国人建造的长江大桥

第一条中国人建造的长江大桥是南京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是长江上第一座由中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双层式铁路、公路两用桥梁,有“争气桥”之称。

中国人完全靠自己设计施工的第一座长江大桥是南京长江大桥(1960年1月18日开工,1968年9月铁路桥通车,同年12月公路桥通车)总工程师梅旸春在大桥建成前去世。对那个时代的中国人来讲,这座大桥的意义不仅仅是一座“桥”也是一颗振奋人心的“精神原子弹”。

中国第一座长江大桥是武汉长江大桥(1955年9月1日开工建设,1957年10月15日建成通车),这座桥是在苏联帮助下建成的,当时的设计图纸主要是苏联人搞的,有些施工材料和施工设备也是苏联进口的。中国人全程参与,学到不少东西。

作为20世纪60年代中国经济建设的重要成就之一,南京长江大桥虽然比武汉长江大桥建成稍晚,但象征意义更浓烈。它兼具政治、经济以及战略上的意义,素有“争气桥”之称。

在南京长江大桥建成之前,江北的津浦铁路(通车于1912年,天津到南京浦口)以及江南的沪宁铁路(通车于1908年,上海到南京)被宽广的长江切割开来,不能连贯。修建了沪宁铁路的中英银公司虽然有修建过江轮渡的提议,却无法落实。

到了1930年,南京国民政府铁道部筹建专门委员会,从事设计活动式栈桥轮渡的方案,并于1933年最终建成通航。这种方式需要将过江列车按节拆分,乘船摆渡的情形一直延续到解放后。无论是国民政府还是侵华日军都没有能在南京的江上江下成功修桥或者挖隧道。

在新中国成立后,轮渡的班次从最初的每天20班最终提高到1958年的每天100班,但仍无法满足运输量大增的需求。长江天堑成为了制约京沪铁路运力的重要瓶颈。出于打通京沪铁路,形成连通华北与华东的经济大动脉的需要,国务院最终在“一五计划”末期提出了修建南京长江大桥的计划。

1956年5月,铁道部设计总局大桥设计事务所承接了南京长江大桥的设计任务并于同年12月完成了草测,并由铁道部大桥工程局接手后选择了宝塔桥方案。方案不仅考虑了建设铁路、公路两用桥的目标,还对桥下可通过万吨级海轮的要求也进行了考虑。

随后,国家铁道部、江苏省、南京市共同组成南京长江大桥建设委员会,并成立南京长江大桥工程指挥部,于1959年开始了前期长江南北两岸的引桥部分和专用铁路、公路线路的工程建设。

然而不同于在苏联专家协助下建造的武汉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在开工之初恰逢中苏关系破裂之际。苏联专家已经撤出中国,建桥所需的优质钢材也被苏联断供,大桥的修建只能由中国人自己想办法了。

南京段的长江主要指安徽马鞍山采石矶到江苏镇江之间的这一段江面,地形呈肚兜状,水深流急。此处的江面宽度平均1500米,最窄处也有1100米,水深平均15-30米,最深处超70米,流速每秒3米,地质条件极为复杂,每一个桥墩的身下都是不同的地质条件。

中国有多少长江大桥

1、安徽安徽境内有3座长江大桥,分别位于芜湖、铜陵和安庆。

2、江西江西境内只有1座长江大桥,九江长江大桥,1993年建成后超过南京长江大桥成为最长的公路铁路两用桥,但这一记录1997年又被芜湖长江大桥超过。九江长江大桥还保持这另一项记录――工期最长记录,1973年开工至1993年建成,工期长达20年。

3、湖北湖北境内有16座长江大桥,主要集中在武汉和宜昌,武汉有6座,其中在建的武汉天兴洲长江大桥投资预算达110亿,是最昂贵的长江大桥,宜昌有5座,黄石、鄂州、荆州、枝城和巴东各有1座。

4、重庆重庆有“桥梁博物馆”之称,市内建有各种大小桥梁800多座,重庆的长江大桥也是最多的,重庆市有11座,另还有12座分布在巫山、奉节、云阳、万州、忠县、丰都、涪陵和江津。

5、四川四川境内有长江大桥6座,4座位于泸州,2座在宜宾。此外金沙江上的桥梁主要也集中在四川,共有33座,其中6座横跨四川和云南,5座横跨四川和西藏。

6、云南云南境内有金沙江桥14座,包括上述横跨云南和四川。

7、西藏西藏境内有金沙江桥五5座,全部位于西藏和四川的边界上。青海青海是长江的发源地,沱沱河和通天河上各建有2座桥,都分布在青海境内。


长江流域的水灾多发区

洪水是由于暴雨、水库垮坝、风暴潮等原因引起的江河水量迅速增加的现象。我国有些地区是洪水灾害的多发区,那么,大家知道长江流域的水灾多发区是什么地方?长江流域水灾多发地段是在哪里?接下去请大家收藏好小编精心准备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长江流域的水灾多发区

长江流域的水灾多发区是长江中下游,长江中下游洪水峰高量大,洪灾最为频繁。长江中下游有上海、南京、武汉等大城市和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扬州、泰州、南通、芜湖、南昌、长沙等中等城市。

因为受亚热带季风和台风等因素的影响,长江中下游平原区是中国暴雨多发区和暴雨强度最大的区域之一,也是暴雨洪涝灾害多发区域。尤其是长江干流从湖北荆州到安徽铜陵沿线的两湖平原和皖西皖中平原等低洼区域,由于暴雨汇流面积大,支流众多地势平坦,河道弯曲,排水不畅,又夹于南北丘陵山地之间,是最易发生暴雨洪涝灾害的区域,长江流域曾经发生的多次严重洪涝引发的溃堤和淹没灾害大部分就发生在这个区域。

长江历史上发生的洪灾悲剧

众所周知,长江是一条雨洪河流,上、中、下游均有洪水灾害。三峡大坝兴建前之洪汛期,我曾多次乘船路经被世人称作“九曲迥肠”的荆江河段,观察到一种危机:上荆江洪水位高出比岸地面很多,肉眼可见沙市、郝灾等城镇许多房子的屋顶竟在水面以下!

这里大堤一旦决口,后果不堪设想。

事实上,“不堪设想”的悲剧,长江历史上频繁发生。究其来源,川江可谓罪魁祸首。据上世纪几个大水年资料,长江主汛期7~8两月,宜昌以上来水量占城陵矶洪水量的60~80% ,占汉口的55~76% ,荆江洪水则95% 以上来自宜昌上游。

也就是说,只要宜昌发生特大洪水,就会导致中下游地区的严重洪灾,甚至是段灭性的灾害!

据史书记载,自公元前180年(西汉初)至1911年(清末)的2096年间,长江共发生较大洪水灾害214次,平均10年一次;1499年至1949年约450年间,湖北境内江汉干堤溃口达186次,平均2~3年一次;1788至1870年不到100年间,长江上游接连发生3次超过100年一遇的特大洪水——

1788年(清乾隆五十三年),洪峰流量达8.6万秒立米,长江干流沿岸及嘉陵江下游许多城市集镇都大水入城。荆江大堤万城至御路口决堤20余处,洪水冲入荆州城内,水深一两丈,房塌舍毁,兵民淹毙万余。乾隆爷震怒,一年之内连连下渝旨24道,严查严办对大堤督修不力者,并将荆江大堤由民堤改为官堤,每年拨专款修守不怠。

1860年(清咸丰十年)洪峰流量近11万秒立米。屏山、丰都、万县、云阳、巫山、巴东、秭归、宜昌、宜都、公安等城市大水入城,城恒坍塌,人畜漂没无计。上荆江虽未溃口,但冲开了藕池口,大量洪水涌入洞庭湖,湖南遭灾严重。

1870年(清同治九年),洪峰流量又高达11万秒立米,江汉平原与洞庭湖区一片汪洋,仅两湖便有50多个州县被淹没。这年6月下旬以后,暴雨成灾。地处嘉陵江下游之合川县,“雨如悬绳连三昼夜,6日大水入城,深四丈余”。重庆磁器口“大雨十天,江上漂流人、物七日之久”。

万县志云:“6月15日江水汛,16日没河岸,17日啮城根,18日没县署照墙,19日子夜,大雨彻宵,骤涨平明,县地陆沉”。

鬼城丰都,亦“全城淹没无存……”

奉节鲍超阁的墙上至今仍有石刻,令人怵目惊心:“同治九年季夏洪水至此”。

云阳张飞庙前也有石刻:“同治九年……”

秭归县,“江水暴溢,归州河一带巨涨,沿江水势几有越岭之虞”。

位于三斗坪镇的黄陵庙,大殿内楠木擎柱顶端,遗留着“同治九年”的洪水痕迹……

1931年,长江水患殃及川、鄂、湘、赣、皖、苏、豫、七省,共计205个县,淹没农田5000多万亩,灾民达2800多万,其中淹死者竟达14.5万人之多。

武汉,市区“大船若蛙丰浮水面,小船如蚁漂流四周”,洪水浸泡时间长达四个月。洪水泛滥时,“幸免者或攀树巅,或骑屋顶,或站高阜,均鹄立水中,延颈待食。不死于水者,皆悉死于饥,竟见有剖人而食者……”

1935年,洪水发生之时,致使“荆沙被水围困,形如岛屿。四乡人畜漂没,四舍荡然,并波及荆、潜、监、沔一带,为状之惨,目不忍睹。”

1954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荆江分洪工程已抢建完工,荆江大堤也已经过大规模整修。但因洪水来势凶猛,虽以分洪方式确保了武汉,也保住了江汉平原,但灾情依然令人叹息:京广线铁路交通命脉中断行车100天;农田淹没4700万亩;死亡30000人……


长江三峡是哪三峡

长江三峡是著名的黄金旅游线,也是国内最大的风景名胜区。长江三峡里有小三峡、天坑地缝、白帝城、张飞庙、丰都鬼城等景点,吸引很多游客前往。今天小编想和大家来聊聊:长江三峡是哪三峡?长江三峡是什么的总称?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讲解一下,祝您大家阅读愉快。

长江三峡是哪三峡

长江三峡是瞿塘峡、巫峡、西陵峡这三峡的总称。

长江三峡又名峡江或大三峡,位于中国重庆市、恩施州、宜昌市地区境内的长江干流上,西起重庆市奉节县的白帝城,东至湖北省宜昌市的南津关,全长193千米,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组成。长江三峡位于中国的腹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跨重庆奉节、重庆巫山、湖北巴东、湖北秭归、湖北宜昌。

长江三峡人杰地灵,大峡深谷曾是三国古战场,是无数英雄豪杰用武之地。这儿有许多名胜古迹,白帝城、黄陵、南津关、孙夫人庙等。他们同旖旎的山水风光交相辉映,名扬四海。长江三峡是世界大峡谷之一,以壮丽河山的天然胜景闻名中外。

长江三峡介绍

长江三峡西起重庆市的奉节县,东至湖北省的宜昌市,全长193千米。自西向东主要有三个大的峡谷地段: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 三峡因而得名。三峡两岸高山对峙,崖壁陡峭,山峰一般高出江面1000-1600米。最窄处不足百米。三峡是由于这一地区地壳不断上升,长江水强烈下切而形成的, 因此水力资源极为丰富。

瞿塘峡

西起奉节县的白帝城,东至巫山县的大溪镇,全长8千米,景色最为雄伟险峻。主要景点有奉节古城,八阵图,鱼复塔,古栈道,风箱峡,粉壁墙,孟良梯,犀牛望月。 在长江三峡中,虽然它最短,却最为雄伟险峻。

西陵峡

西起香溪口,东至南津关,历史上以其航道曲折、怪石林立、滩多水急、行舟惊险而闻名。 西陵峡全长76千米,她是以宜昌市的西陵山而得名的。

巫峡

西起重庆市巫山县城东面的大宁河口,东迄湖北省巴东县官渡口,绵延40多千米,包括金蓝银甲峡和铁棺峡,峡谷特别幽深曲折,是长江横切巫山主脉背斜而形成的。 它又名大峡,以幽深秀丽著称。整个峡区奇峰突兀,怪石嶙峋,峭壁屏列,绵延不断,是三峡中最可观的一段。巫峡峡长谷深,奇峰嵯峨连绵,烟云氤氲缭绕,景色清幽之极,宛如一条迂回曲折的美不胜收的画廊,充满诗情画意。

长江三峡,中国10大风景名胜之一,中国40佳旅游景观之首。长江三峡西起重庆奉节的白帝城,东到湖北宜昌的南津关,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三段峡谷的总称,是长江上最为奇秀壮丽的山水画廊,全长192公里,也就是常说的“大三峡”。

长江三峡著名景点

船游西陵峡

作为三峡大坝建成后长江三峡唯一原汁原味的一段,确实有高峡出平湖的感觉。如果说清江画廊是隽美,西陵峡就是雄奇,加上细雨濛濛,三峡云雾缭绕更加如梦如幻。5月份上游还没泄水,长江江水比较清,适合游船。坐游艇游西陵峡强烈推荐大家加多点钱,坐游艇的二、三层,景致绝对值回票价。大家要想游三峡的话,可以选择从宜昌作为首发站,乘坐豪华游船饱览三峡美景。游船从湖北宜昌到长江三峡的终点-重庆市一般是4天三夜的时间,途中有机会是可以下船到三峡沿岸去领略峡谷里的风采的。

三峡观坝风景区

国家首批AAAAA级景区之一,位于西陵峡中段。在这里雄奇秀丽的自然山水与世界一流的人文景观交相辉映,“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的壮观美景也已呈现在世人面前。作为新三峡旅游的核心景区,它以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三峡工程为依托,全方位展示着工程文化和水利文化。景区拥有坛子岭园区、截流纪念园、185园区3个园区为常规性开放园区。185平台,位于三峡大坝坝顶公路的左侧,由于其海拔高度与三峡高度185米一样而得名。站在185平台上向下俯瞰,就如同身临坝顶,可以感受到大坝的高度。

武当之巅

大岳太和宫建在众峰拱托、直插云霄的武当最高峰--天柱峰的绝顶上。在海拨1612米的巅峰绝顶上建造规模宏大的道宫,更多地体现出的是一种前无古人的气魄和征服者胜利的昭示,武当山特殊的地貌形成的众峰拱托、八方朝拜的景观也神奇地渲染出皇权的至高无上。大岳太和宫是武当山的最高胜境,无论是道人信士,还是香客游人,只有登上顶峰,走进太和宫,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到了武当山。明嘉靖年间,太和宫又进行了扩建,使殿堂道房多达520间。而在那次扩建之后,这里的称谓有了变化,以金顶围墙为界,墙外面的称为“太和宫”,墙里面叫“紫金城”。“北有紫禁城,南有紫金城”,可见当时大岳太和宫的地位仅次于北京的皇宫了。整个工程历时五年完工,用巨型条石砌筑的城墙周长344米,居险临危却又坚固稳重,犹如一道光环围绕金顶,让人叹为观止。城墙上按东西南北四方建筑了四座天门,以象征天阙。四座天门临绝云空,极力渲染天庭仙界的威严。

生活小知识推荐》》

几大洲几大洋 世界有几大洲几大洋

牛顿发明了什么 牛顿发明了几种东西

温室气体有哪些 常见的温室气体有哪些

人口最多的城市 世界人口最多的城市排名

秋天成熟的水果 秋天有哪几种水果熟了

北京的经纬度 北京经纬度范围准确位置


长江中下游三大火炉城市

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南北和东西交通网的枢纽地带,水陆交通可是十分发达。长江中下游有三大火炉城市,那么,大家知道长江中下游三大火炉城市是什么?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三大火炉城市是哪几个?以下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一些内容。

长江中下游三大火炉城市

长江中下游三大火炉城市是指重庆、武汉和南京。长江流域的中下游段重庆、武汉、南京夏季气候炎热,故被传称为“三大火炉”。

民国时期,在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有一片夏季高温区,南京市、武汉市和重庆市,一年中日最高气温超过30℃的日子达70天以上,而且出现过40℃以上的高温天气,所以人们也称这三大城市为“三大火炉”。

不是指这三大城市气温高的异常,而是作为知名城市,她们的热更容易被记住,被历代文人墨客宣传的结果。

2017年,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发布榜单,通过综合分析中国省会城市和直辖市的气象资料,首次向公众权威公布中国夏季炎热城市情况,综合分析的结果是,夏季炎热程度靠前的10个省会城市或直辖市分别为:重庆、福州、杭州、南昌、长沙、武汉、西安、南京、合肥、南宁。

由于大气环流等因素的变化,火炉城市开始产生变化,部分地区高温日增幅明显。部分城市开始不断植树造林,传统火炉中以南京为代表的炎热程度逐渐与江南、华南地区其他都市相比大为减轻。

三大火炉城市温度数据

实际上这三大火炉还不算热。从35℃以上高温的天数看,在长江沿岸,安庆有20天,杭州21.9天,都比南京的多;九江有25天,黄石25.6天,也比武汉的多;重庆涪陵有36.4天,重庆万州有36.9天,也在重庆以上。在长江沿岸以外的高温“火炉”就更多了,例如,江西贵溪的炎热天数有42.7天,湖南衡阳42.9天,重庆开县41.6天。

在人们传统观念中,南京、武汉、重庆、南昌是公认的“四大火炉”。然而,福州被列为全国最热城市,2000~2009年10年间有375个高温天数(气温超过35℃),但这一数据并非最新,最早来自中央电视台气象节目主持人宋英杰博客。

2017年,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发布榜单,通过综合分析中国省会城市和直辖市的气象资料,首次向公众权威公布中国夏季炎热城市情况,综合分析的结果是,夏季炎热程度靠前的10个省会城市或直辖市分别为:重庆、福州、杭州、南昌、长沙、武汉、西安、南京、合肥、南宁。

长江中下游平原洪涝

因为受亚热带季风和台风等因素的影响,长江中下游平原区是中国暴雨多发区和暴雨强度最大的区域之一,也是暴雨洪涝灾害多发区域。尤其是长江干流从湖北荆州到安徽铜陵沿线的两湖平原和皖西皖中平原等低洼区域,由于暴雨汇流面积大,支流众多地势平坦,河道弯曲,排水不畅,又夹于南北丘陵山地之间,是最易发生暴雨洪涝灾害的区域,长江流域曾经发生的多次严重洪涝引发的溃堤和淹没灾害大部分就发生在这个区域。

长江中下游平原区4月前后雨水明显增多,5月份洪涝次数显著增加,但主要是在江南地区。6月中至7月上旬是梅雨期,雨量大,是洪涝发生的集中期。7月中至8月为少雨伏旱期,发生洪涝的机会少,但沿海地区受热带气旋影响仍可遭受洪涝灾害。大部地区洪涝集中在5~7月,受涝次数占全年的80% 左右。从季节上看,夏涝最多,春涝(以渍涝为主)次之,秋涝第三,个别年份有小范围的冬涝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