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基本上很多人都喜欢研究养生保健的方法。其中,熏艾草也是方法之一,艾草是一味草药,同时在端午节还有挂艾草的习俗。那么,用艾草来熏有什么好处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熏艾草有什么作用
艾叶草又叫做艾蒿、艾草,是在我国南方普遍生长的一种植物。有民间谚语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因此,在端午节挂艾叶也是民间的重要习俗。
除此之外,艾草还具有防瘟疫的作用,其有着几千年的防瘟疫历史。由此可以知道,艾草是一种很有价值的中草药。
通过点燃干艾草来熏制,可以缓解和消除平滑肌痉挛,使局部的皮肤组织代谢能力增强,增强人体免疫力。
熏艾草还具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疏通经络的作用,可以有效的治疗各种寒痛症。例如,可以治疗女性的气血不足,调节月经等。
熏艾草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因此,可以在房间里点燃艾草来熏,可以抑制疱疹病毒、流感病毒等。在流行性感冒多发季节,就可以熏艾草。
如果女性想要用熏艾草来缓解痛经的症状的话,最好夏天隔天一次,而冬天就可以天天灸。其方法主要是用艾叶来熏腹部。
艾草洗净,放开水中汆烫一下,艾叶放冷水中,过冷水捞起,白糖加适量水,放入锅里煮开,糖化后晾凉,将糖水和艾草放料理机中打成浆,糯米粉、粘米粉和艾草浆拌匀,揉成面团,面团揉圆压扁放豆沙馅料,封口,玉米壳铺在蒸格上,水烧开,将糍粑放在玉米壳上,蒸10到15分钟关火3分钟即可。
艾草糍粑怎么做
用料
艾叶300克,糯米粉400克,粘米粉100克,白糖,豆沙馅,梅菜猪肉馅
艾叶糍粑的做法
1.艾草去梗取叶,清洗干净,然后放在开水中汆烫一下,让艾叶均匀受热。
2.烫过的艾叶捞起,放入冷水中,过两遍冷水,捞起,沥干水分。
3.白糖里面加入适量水,然后放入锅里煮开,糖化后晾到不烫手。
4.将糖水和艾草放入料理机中,打烂成浆。
5.糯米粉、粘米粉和艾草浆一起放入盘里,搅拌均匀,揉成面团。
6.取一块面团,揉圆压扁放入豆沙馅料,再包起封口。
7.玉米壳铺在蒸格上,锅里水烧开,将糍粑放在玉米壳上,大火蒸10到15分钟,关火3分钟开盖即可。
小贴士
糖水的用量以能没过艾草为标准。
揉面的时候,最好加热水。
白糖放在面粉里,增加面的湿度,做成糖水和艾草一起打浆,这样效果很好。
五月马上就要结束了,面对即将到来的端午节,各大超市和商场已经开始做起端午节的促销。除此之外,还开始对于端午节传统节令食物的粽子进行售卖。除了端午食粽之外,还有着其他很多习俗,如扒龙舟、放风筝、挂艾草与菖蒲等。端午节为什么挂艾草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端午节为什么挂艾草
端午节挂艾草,是为了驱病、防蚊、辟邪。艾”又名家艾、艾蒿,其茎、叶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而菖蒲的叶片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
挂艾叶菖蒲是中国民间节日习俗,在端午节以艾叶悬于堂中,剪艾力虎形或剪彩为小虎,贴以艾叶,妇人争相戴之,以僻邪驱瘴。用菖蒲作剑,插于门榻,有驱魔法鬼之神效。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
中医学上以艾入药,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能。将艾叶加工成“艾绒”,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药材。从艾和菖蒲的作用可见,古人插艾和菖蒲有一定的防病作用。
艾草作为一种草本植物,在端午节具有象征意义。将艾草挂在门上,预示一家人一年中身体健康,好运随身。夏天蚊子较多的时候,艾叶可以散发一种独特的香气,可以有效驱赶蚊虫,使蚊子、苍蝇等毒虫不敢靠近。
说到艾蒿和艾草,就能想到端午。要怎么区分这两种植物呢?
艾蒿和艾草的区别
艾蒿和艾草是同一种植物,也是同一种药材。它们之间最大的区别,就是高度和叶面形态。蒿草的高度要低一些,主干也比较细小,茎部呈暗红色。艾草的主干略粗长,茎部呈淡绿色,靠近地面的根部稍木质化(比较硬),有的直径可达1.5厘米,高度在80一250厘米之间。
单从叶子形态来看。蒿草叶片通常较细,正面颜色泛白,会有一层白色绒毛,柔软光滑,叶片小,其周围的锯齿纹路深,整个叶片呈狭长状。而艾草表面为五瓣灰绿色,白色绒毛在背面,叶面看起来胖胖的,叶片相对于蒿草更宽大,叶片周围的锯齿也小得多,背面密被灰白色蛛丝状密绒毛。还有一种分辨方法就是气味,不过因为两种植物都带有香味,除非是特别有经验的人,否则较难分辨。蒿草的香味偏清淡一些,有的甚至略带一丝草臭。而艾叶的味道,则稍显辛辣的清凉油味,属“重口味”那款。”
艾草是一种很好的食物,在中国南方传统食品中,有一种糍粑就是用艾草作为主要原料做成的。用清明前后鲜嫩的艾草和糯米粉按一比二的比例和在一起,包上花生、芝麻及白糖等馅料,再将之蒸熟即可。在广东东江流域,当地人在冬季和春季采摘鲜嫩的艾草叶子和芽,作蔬菜食用。每逢立春时分赣州客家人有采集艾草做成艾米果的习俗。艾米果的形状与饺子有点像,但体积更大内有馅,美味可中可当主食。也是同一种药材,艾蒿对宫寒有较好的调理和治疗作用。患有宫寒的患者临床上常用艾叶汤或艾附暖宫丸进行调理治疗,同时还有一定的驱蚊虫的作用。
泡脚对身体的益处很多,可以改善血液循环,促进代谢。现在泡脚的方式越来越多,有些人喜欢用盐泡脚,也有些人喜欢用艾草泡脚。那么,大家知道艾草泡脚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有哪些?艾叶泡脚的好处和禁忌是什么?这个问题困扰了很多人,马上来了解下吧。
艾草泡脚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艾草泡脚的功效与作用
1、去虚火和寒火
人体中患有口腔溃疡、口腔炎、中耳炎、咽喉肿痛等情况,这些都是由于体内虚火旺盛或者寒火旺盛导致的。只要将艾草和水一起熬煮之后,将药液泡脚一会,等全身出微汗就可以了。然后喝一些温开水,连续泡脚两三天,并且少吃一些寒凉食物,注意休息,那么这些疾病就能够得到很好的缓解。
2、可以驱寒
天天用热水泡脚本来就有促进血液循环,赶走体内湿寒的功效,况且艾草能通十二经络,调理阴阳。经络通畅的人,气血就会跟着畅通,而气血健康的人,体内寒气自然也就无处可待。对于艾草的驱寒作用,这里建议大家可以采用艾条熏灸的方法,效果会更加明显。
3、除脚气、脚癣
艾草有抗菌抗病毒、抗过敏以及加强抵抗力等功能。针对性的使用,长期坚持可以去除脚气以及脚癣。
艾草简介
艾草,高80-150(-250)厘米。叶厚纸质,上面被灰白色短柔毛,并有白色腺点与小凹点。头状花序椭圆形,直径2.5-3(-3.5)毫米,无梗或近无梗。瘦果长卵形或长圆形。花果期7-10月。
分布于蒙古、朝鲜、俄罗斯(远东地区)和中国;分布广,在中国除极干旱与高寒地区外,几乎遍及中国。日本有栽培。生于低海拔至中海拔地区的荒地、路旁河边及山坡等地,也见于森林草原及草原地区,局部地区为植物群落的优势种。
全草入药,有温经、去湿、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安胎、抗过敏等作用。艾叶晒干捣碎得“艾绒”,制艾条供艾灸用,又可作“印泥”的原料。此外全草作杀虫的农药或薰烟作房间消毒、杀虫药。嫩芽及幼苗作菜蔬。 艾晒干粉碎成艾蒿粉,还可以做天然植物染料使用。民间认为艾草还有辟邪、招百福的作用,端午期间挂艾草于门上,相沿成习,遂成端午风俗。
生于低海拔至中海拔地区的荒地、路旁河边及山坡等地,也见于森林草原及草原地区,局部地区为植物群落的优势种。艾极易繁衍生长,对气候和土壤的适应性较强,耐寒耐旱,喜温暖、湿润的气候,以潮湿肥沃的土壤生长较好。人工栽培在丘陵、低中山地区,生长繁盛期24-30℃,气温高于30℃时,茎杆易老化、抽枝、病虫害加重;冬季低温小于-3℃时,当年生宿根生长不好。
艾草泡脚的禁忌
1.泡脚时间不适合太长
艾草泡脚以15~30分钟为宜。泡足时血液会流入下肢,头部易供血不够,会造成头昏、头痛。
2.频次不能够过多
有的人由于艾草泡脚对身体好就每日都泡足,因此就出现了副作用,出现容易上火等病症。常常用艾叶泡脚,非常容易造成虚热和寒火下引,令人体的上边一部分,比如面部这些出现血供不够的状况,非常容易出现头昏、头痛的状况,而且性子也会越来越狂躁起來。
艾草泡脚注意事项
1、泡脚后按摩脚底5分钟再磕脚10分钟,具体的磕脚方法是,趴在床上小腿翘起,双脚互相磕打。
2、艾草泡脚的时间最好选择每天晚上饭后的半个小时,这个时候泡脚效果最好。
3、最好不要在宽敞通风的地方泡,以免热气散失。
4、泡脚的时候应该穿的衣服稍微多一些,最好可以比平时穿的厚一层,总的来说原则就是不要边冷边泡。
5、阴虚血热的患者最好不要食用这种泡脚方法,不仅不能够令身体健康,反而会出现亏损的情况。
6、发烧和患有低血压、糖尿病的人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艾草泡脚。
艾草泡脚的方法
将一把艾草放入干净的锅中,然后加入适量的清水,大火烧开之后继续熬煮十分钟左右就可以取出。等水自然放凉到可以泡脚的时候就可以了,还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加入其它材料一起泡脚。泡脚的时候一定不能泡到全身大汗,而是应该在微汗的时候就停止。
1、艾草加花椒可以除脚汗、脚臭、脚气、湿疹。
2、艾草加红花可改善静脉曲张,末梢神经炎,血液循环不好,手脚麻或瘀血。
3、艾草加姜片可治风寒感冒、关节病、类风湿、咳嗽、支气管炎、肺气肿哮喘。
4、艾草加盐可治上焦有火,经常眼火、牙痛、咽喉痛、气躁心烦、上火下寒、脚腿肿胀。
生活小知识推荐》》
玻璃吸管和不锈钢吸管哪种好 玻璃吸管和不锈钢吸管哪个好
荔枝的功效与作用禁忌 荔枝的营养价值及功效与禁忌
蒲公英的功效与作用 蒲公英的药用价值和功效
杨梅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杨梅的营养价值与禁忌
红糖水的作用与功效和禁忌 红糖水有啥作用
端午节即将到来,市面上已经开始售卖各式各样的粽子。在我国,端午节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而端午食粽和扒龙舟这两大礼俗一直流传至今。除此之外,还有挂艾草与菖蒲、拜神祭祖、洗草药水、打午时水、浸龙舟水等各地习俗。那么,端午节为什么要挂艾草?
端午节为什么要挂艾草
端午节挂艾草,是为了驱病、防蚊、辟邪。端午节挂艾草与菖蒲是重要的传统习俗之一,且由来已久。“艾”又名家艾、艾蒿,其茎、叶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
挂艾叶菖蒲是中国民间节日习俗,在端午节以艾叶悬于堂中,剪艾力虎形或剪彩为小虎,贴以艾叶,妇人争相戴之,以僻邪驱瘴。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
端午节艾草一般挂在门上一个月即可取下。当艾草干枯、不再散发出香味的时候,就可以把艾草取下来;接着,把艾草燃烧来熏房间,一样会起到驱赶蚊虫的作用。
挂艾叶、菖蒲一般是在端午节当天早餐时进行,但有些地方则是端午节前几天就开始挂。“挂艾草于门”这一说法早在《荆楚岁时记》中有记载:“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