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屋
万年历

育儿

2021/9/26 13:23:00
万年历日历:育儿知识
育儿知识
诈尸式育儿是什么意思

“诈尸式育儿”是最近新兴的一个词语,当看到这个词时,很多人都会感觉到陌生和好奇。“诈尸式育儿”是什么意思,很多人肯定是非常感兴趣的。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诈尸式育儿”是指父母其中一方在平时家庭教育中经常缺位,却又偶尔在某些看不惯的事情上指责孩子和妈妈或者爸爸。但在不了解前因后果的情况下,这种武断的指责会给孩子和妈妈或者爸爸都带来更大伤害。

比如,老公经常顾不上宝宝,但偶尔又在某些事情上指责批评宝妈和宝宝。这种平时不用心,一出口就是否定、批评甚至威胁、乱指挥的行为就是典型的“诈尸式育儿”。

诈尸式育儿的特征:1、没事各种瞎指挥,坐等验收育儿成果;2、说风凉话,站着说话不腰疼;3、扯后腿,帮不了忙还拖后腿;4、强行植入,没事刷一刷存在感。

诈尸式育儿是一种不好的教育方式,会伤害到孩子的心灵,同时这也是对孩子不公平,因为孩子的成长过程当中是需要家长的陪伴的,在孩子的教育中,父母双方都应该担负起自己的责任。


育儿假什么时候开始实施

计划生育的朋友们都有在持续关注育儿假的相关内容。有些朋友想了解一些育儿假的相关内容,那么,小编就跟朋友们来聊聊,育儿假什么时候开始实施?育儿假具体什么时候全国推行?对于这个问题,很多小伙伴都很想知道答案,下面赶快来了解下吧。

育儿假什么时候开始实施

2019年部分地区开始实施,到目前为止,我国一些地方已出台文件探索建立育儿假制度。例如,去年2月,《广州市推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工作实施方案》,提出“全面落实产假制度,开展单位试点,探索建立育儿假制度和在职父母的弹性工作制度”。同年9月,湖北咸宁也提出实行“育儿假”,在落实已有产休假政策基础上,机关、企事业单位可自主探索实施。

宁夏自治区于2019年11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妇女权益保障条例》,提出鼓励用人单位对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子女的夫妻,在子女0至3周岁期间,每年给予夫妻双方各10天共同育儿假。

14省计生条例启动修订,首次增设不低于10天育儿假

根据各省市发布的公告不完全统计发现,截至11月2日,已有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已经公布了当地的人口计生条例修正案,普遍提出了延长产假和陪产假、增设“育儿假”等措施。其中,江西、四川、江苏、贵州、吉林以及山西等6个省份的人口计生条例修正案已获通过,辽宁、湖南、湖北、陕西、安徽、海南、宁夏、云南等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的人口计生条例修正草案正处于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阶段。

首次新增“育儿假”,夫妻每年育儿假最长可各休10天以上

此轮各省份公布的修订计生条例中,首次明确提出增设“育儿假”,夫妻二人各享10天到15天不等。

其中,已经通过条例修正案的6个省份中,江西、四川和贵州都规定,子女三周岁以下的夫妻,每年各有10天育儿假。山西省规定,符合规定生育且子女不满三周岁的,夫妻双方所在单位分别给予每年15天的育儿假。

江苏已通过的计生条例修正案规定,推动实行父母育儿假制度,育儿假的具体实施办法,由省人民政府制定。吉林省也在计生条例修正案中明确提出,支持有条件的地区或企业事业单位设立父母育儿假。

计生条例修正案尚处于征求意见阶段的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辽宁、湖北、云南、海南、湖南、宁夏等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也拟设置育儿假,规定3周岁以内的孩子父母两人各自享受每年10天的育儿假。

海南省计生条例的征求意见稿中还提出,3周岁以内的孩子父母两人除了可以各自享受每年10天的育儿假,还可以给予夫妻任意一方每天一个小时的育儿时间,直至子女年满3周岁止。

陕西的征求意见稿中,3周岁以内的孩子父母双方每年各有不低于30天的育儿假。而安徽的征求意见稿则将育儿假扩大至6周岁以下的孩子父母,双方每年各10天。

产假最长或可延至350天,男性陪产假最长延至35天

在上述6个条例修正案已获通过的省份中,江西省条例较之前,在产假和陪产假上均有明显延长:产假增加30天(达到188天),男性陪产假增加15天(共30天)。

江苏对原有的产假和陪产假政策进行了微调。上一版的条例规定,女方在享受国家规定产假的基础上,延长产假三十天,男方享受护理假十五天。新修改的条例为,女方在享受国家规定产假的基础上,延长产假不少于三十天,男方享受护理假不少于十五天。

计生条例修正案处于征求意见阶段的8个省份/自治区中,辽宁拟增加男性陪产假5天,从此前的15天增至20天。湖北为产妇拟增加30天产假,从此前的128天增加到158天。安徽则拟增加婚假10天(共13天),增加产假30天(累计达到188天),增加陪产假至总计30天。

宁夏现行人口计生条例规定,产妇“除享受国家规定的产假外,增加产假60天”,总计158天。修正案征求意见稿则规定,对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的产妇,依法享受158天产假,经单位同意可以休至孩子一周岁;生育第三个子女的,增加30天产假(总计188天)。此外,宁夏自治区也拟增加男性陪产假,从此前的25天拟增加到35天。

陕西的计生条例修正案征求意见稿则明确给予了三孩产妇更大的产假力度:女职工生育三孩的,再给予半年奖励假,其配偶增加护理假十五天。

根据陕西征求意见稿,未来陕西生育三孩的产妇也许可以休法定产假大约350天(98基础产假+60天+10天孕检奖励+半年三孩产假)。


宝宝刚满3周岁有育儿假吗

国家出台灵活的父母育儿假政策是有重要意义的,最主要的就是有助于显著提升生育率。最近有些朋友来咨询小编,宝宝刚满3周岁有育儿假吗?孩子刚刚满3周岁有育儿假吗?今天小编就和大家来聊一聊这方面有关的内容,以下内容值得大家一看。

宝宝刚满3周岁有育儿假吗

有育儿假。《辽宁省女职工权益保护办法(草案)》全文公布,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办法(草案)》提出,女职工10人以上的用人单位,可以建立工会女职工委员会;鼓励用人单位对依法生育的夫妻,在子女3周岁以下期间,每年给予夫妻双方各10日育儿假。

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女职工需要,结合本单位实际,设置女职工卫生室、孕妇休息室、哺乳室等设施;有条件的用人单位可以提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鼓励用人单位对依法生育的夫妻,在子女3周岁以下期间,每年给予夫妻双方各10日育儿假。

多地推行“育儿假”

不少地区的“育儿假”现已应运而生。

2019年11月起,《宁夏回族自治区妇女权益保障条例》正式实施。

上述《条例》中提出,鼓励用人单位对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子女的夫妻,在子女0至3周岁期间,每年给予夫妻双方各10天共同育儿假。

在福建,政策中也明确,生育子女的夫妻,在子女三周岁以下期间,每年给予夫妻双方各10天育儿假。

今年3月,广东省发布了《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

《意见》提出,要加强对家庭婴幼儿照护的支持和指导,首先是全面落实休假政策。包括全面落实产假、配偶陪产假等政策,积极探索试行与婴幼儿照护服务配套衔接的育儿假、产休假。

7月底,大连市政府网站发布《大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下简称《意见》),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单位探索试行育儿假,并对虐童等行为零容忍,对相关个人和直接管理人员实行终身禁入。

《意见》要求,全面落实《辽宁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关于“女职工符合规定生育子女的,除国家规定的产假外,增加产假六十天”的规定,同时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单位探索试行与婴幼儿照护服务配套的育儿假等。

育儿假落到实处需要多方参与

到目前为止,我国一些地方已出台文件探索建立育儿假制度。例如,去年2月,广州市政府常务会议通过《广州市推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工作实施方案》,提出“全面落实产假制度,开展单位试点,探索建立育儿假制度和在职父母的弹性工作制度”。同年9月,湖北咸宁也提出实行“育儿假”,在落实已有产休假政策基础上,机关、企事业单位可自主探索实施。

虽然出台父母育儿假是好事,但从现实操作和可行性角度来说,父母育儿假要想真正落到实处,面临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育儿假带来的成本,应该由谁来买单?如果全部由企业买单,这势必加重企业负担,已婚和已有孩子的求职人员不可避免会在就业市场中受到歧视。

生育孩子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未来的劳动力和纳税人,因此,政府财政需要分担一部分生育成本,可以通过减免税费、直接给予财政补贴等方式,补偿企业因育儿假增加的雇佣成本。同时,有条件的企业也应该积极落实育儿假。

虽然从短期来看,育儿假会增加企业的用工成本,但从长远看,却有利于提升企业形象、赢得员工的信任和忠诚、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毕竟,如果员工在上班时也在担心“孩子没人带”,又怎么能把工作做好呢?总之,要使父母育儿假落到实处,既需要在法律和政策上制定具体的规定,为企业搭配减税减负政策,企业也需要积极参与。


贵州十天育儿假包含周末吗

目前育儿假只是有些地区实施了,并不是全国统一的,所以大家要看自己所在的地区是否有这项福利。最近有些贵州的朋友来咨询,贵州十天育儿假包含周末吗?贵州10天育儿假包括周末吗?对于这个问题,很多小伙伴都很想知道答案,下面赶快来了解下吧。

贵州十天育儿假包含周末吗

育儿假包含周末。按照我国现行的最新产假规定,女性职工在休产假是属于一次性连续安排的,其中也包括了双休日和国家法定节假日的。

《贵州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决定,于2021年10月1日起施行。修改后的《条例》明确,第五十五条改为第三十三条,增加了“3周岁以下婴幼儿的父母双方每年享受育儿假各10天”的规定。

决定明确,“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企业事业单位职工依法登记结婚的,除享受国家规定的婚假外,增加婚假10天;符合政策生育的,除享受国家规定的产假外,女方增加产假60天,男方享受护理假15天,3周岁以下婴幼儿的父母双方每年享受育儿假各10天;接受节育手术的,按照规定享受休假。在享受以上规定假期间的工资照发,福利待遇不变,不影响考勤、考核和晋级、晋职、提薪。”

据介绍,此次对《贵州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进行修改,主要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新修改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在地方性法规中落实生育三孩政策,对推动我省实现适度生育水平、优化人口结构具有重要作用。

《贵州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原文共75条,修改后的条例共49条,删除33条、新增7条。其中,关于优化生育政策,规定采取综合措施,调控人口数量,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优化人口结构,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提倡适龄婚育、优生优育,规定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同时明确可以再生育一个子女的情形。对实行计划生育的夫妻接受节育手术后需要施行恢复生育手术的,所需费用按照国家规定列入财政预算或社会保险予以保障。取消与三孩生育政策不相适应的规定,取消生育审批改为登记服务,删除征收社会抚养费、限制生育、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处分和相应的法律责任等条款。

《条例》明确采取财政、保险、教育、住房、就业等支持措施,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明确加强托育机构建设管理和婴幼儿照护服务,推动建立普惠托育服务体系,持续提升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配置与常住人口规模相适应的婴幼儿活动场所及配套服务设施。公共场所和女职工比较多的用人单位配置母婴设施,提高婴幼儿家庭获得服务的可及性和公平性;同时,新增托育机构监管的法律责任,规范托育服务。

2021贵州省育儿假最新规定有多少天

根据:贵州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贵州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决定(2021年9月29日贵州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

第五十五条改为第三十三条,在“男方享受护理假15天”之后增加“3周岁以下婴幼儿的父母双方每年享受育儿假各10天”。

2021贵州省二孩、三孩生育政策

提倡适龄婚育、优生优育。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

已生育三个子女,有子女经县级人民政府卫生健康主管部门确定的医疗机构诊断为患有非遗传性疾病,不能成长为正常劳动力的,可以再生育一个子女。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可以按照规定再生育子女。

2021年贵州省支持三孩生育政策的主要体现

一是明确自2021年5月31日,参加生育保险的女职工生育三孩的,按规定享受生育保险各项待遇。

二是明确参加生育保险男职工的配偶,未就业且未参加基本医保的,其生育医疗费用纳入生育保险待遇支付范围,具体标准由各统筹地区根据本地实际合理确定。

三是明确要协同做好参保城乡居民生育医疗待遇保障和新生儿参保工作。

四是明确要优化生育保险便民服务,除国家医保局规定申领生育津贴需提供的资料外,其余事项严格按照贵州省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的相关规定执行。


育儿假国家如何规定的

作为父母来说,一定要好好利用育儿假的这段时间,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好地增进亲子间的感情。最近有一些朋友来咨询小编,育儿假国家怎样规定的?国家育儿假是如何规定的?今天小编就为大家分享一下,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实质性的帮助。

育儿假国家怎样规定的

国家鼓励地方政府探索试行与婴幼儿照护服务配套衔接的育儿假、产休假。鼓励通过市场化方式,采取公办民营、民办公助等多种方式,在就业人群密集的产业聚集区域和用人单位完善婴幼儿照护服务设施。

截至2021年11月2日,已有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已经公布了当地的人口计生条例修正案,普遍提出了延长产假和陪产假、增设“育儿假”等措施。其中,江西、四川、江苏、贵州、吉林以及山西等6个省份的人口计生条例修正案已获通过,辽宁、湖南、湖北、陕西、安徽、海南、宁夏、云南等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的人口计生条例修正草案正处于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阶段。

首次新增“育儿假”,夫妻每年育儿假最长可各休10天以上

此轮各省份公布的修订计生条例中,首次明确提出增设“育儿假”,夫妻二人各享10天到15天不等。

其中,已经通过条例修正案的6个省份中,江西、四川和贵州都规定,子女三周岁以下的夫妻,每年各有10天育儿假。山西省规定,符合规定生育且子女不满三周岁的,夫妻双方所在单位分别给予每年15天的育儿假。

江苏已通过的计生条例修正案规定,推动实行父母育儿假制度,育儿假的具体实施办法,由省人民政府制定。吉林省也在计生条例修正案中明确提出,支持有条件的地区或企业事业单位设立父母育儿假。

计生条例修正案尚处于征求意见阶段的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辽宁、湖北、云南、海南、湖南、宁夏等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也拟设置育儿假,规定3周岁以内的孩子父母两人各自享受每年10天的育儿假。

海南省计生条例的征求意见稿中还提出,3周岁以内的孩子父母两人除了可以各自享受每年10天的育儿假,还可以给予夫妻任意一方每天一个小时的育儿时间,直至子女年满3周岁止。

陕西的征求意见稿中,3周岁以内的孩子父母双方每年各有不低于30天的育儿假。而安徽的征求意见稿则将育儿假扩大至6周岁以下的孩子父母,双方每年各10天。

育儿假不是新鲜事

在欧洲许多国家,男女职工们享有此项福利已有多年历史。最初在1974年,瑞典率先将“产假”修改为“育儿假”,并允许父亲母亲可以分享自己的育儿假;到了1995年,瑞典正式颁布了《育儿假法》,规定父亲必须休够60天,父母两人才能领取到480天的育儿假补贴。在休够法定的60天后,父亲每多休30天育儿假,还可多领取一份由社会保障部门设立的“平等奖金”,如果父亲能休到240天(即与母亲平分480天育儿假),这对父母将领取到最大限额的奖金。

这些法规自落地以来,不断推进了父亲们积极投入到育儿过程中,使瑞典成为两性平等观念最为普及的国家之一。2019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一项调查显示,在41个全世界最富有的国家中,瑞典也是家庭福利政策最好的国家。

根据这份报告,育儿假福利较好的国家还有:爱沙尼亚,母亲的带薪育儿假长达85周(超过一年半),其次是匈牙利(72周)以及保加利亚(61周),公民享有的带薪育儿假均超过一年。

不难发现,欧洲作为社会福利制度的发源地,不论是在福利种类的全面性、还是权益保障的力度上,都有着显著的优越性。

凭着优渥的公民福利、发达的教育资源,在很多人心里,欧洲是最具移民吸引力的地方。与竞争压力极大的美国、澳大利亚等国相比,欧洲又有着慢节奏生活方式和包容浓厚的人文氛围,完全满足人们与世无争的“佛系”理想。

但是,要成功移民到欧洲也是众所周知的难,光有钱是不行的,例如德国是没有投资移民的方式的,只接受德国本科学历、且有德国公司年薪53600欧元以上offer的人申请德国蓝卡,或是在德国开公司,正常运营3年后获得永居权(即绿卡),获得绿卡5年后,可以申请加入德国国籍。高学历、语言考试、移民监等一系列难以通达的门槛,让许多人无奈放弃移民计划。


育儿假四川什么时候实施

今年我国公布了有关落实产假等生育类假期制度和哺乳时间的文件,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探索开展育儿假试点。最近有些朋友来咨询小编,育儿假四川什么时候实施?四川育儿假实施时间是何时?今天小编就和大家来聊一聊这方面有关的内容,以下内容值得大家一看。

育儿假四川什么时候实施

2021年9月29日实施。“子女三周岁以下的夫妻,每年分别享受累计十天的育儿假,育儿假视为出勤。”至此,四川正式以立法形式明确了盼望已久的“育儿假”。这是四川省完善积极生育支持措施的一项重要内容。

《四川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由原来的41条减少到39条,其中,改动内容18处,新增条例14条,删去条例16条。

此次的修改内容还包括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要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孕产期保健服务,加强对家庭婴幼儿照护的支持和指导;推动建立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强化建设婴幼儿活动场所、母婴设施及配套服务设施;保障妇女就业合法权益等方面内容。

据介绍,四川此次对《条例》的修改主要是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要求,对照上位法,立足促进四川人口长期均衡发展,重点围绕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取消社会抚养费等制约措施、配套实施积极生育支持措施进行修改,同时强化对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前的计划生育家庭合法权益的保障,确保相关政策措施尽快落地实施。

其中,具有四川地方特色的规定包括:

根据上位法授权,明确了可再生育的两种情形;

明确定点医疗卫生机构提供婚前、孕前免费健康检查服务;

明确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保障母婴安全和健康的措施;

根据上位法授权,设立了父母育儿假;

明确了托育服务人才培养、培训相关规定。

四川省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在审议中提出一些修改意见和建议,如“进一步细化育儿假的规定,明确育儿假的上限,以提高操作性”“删除‘夫妻可以在分娩前后办理生育登记’的规定,减少对育龄夫妻的义务性规定”等,均被采纳。

三胎产假多少天2021最新规定

1、卫健最新规定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最新答复规定,女方生育三胎可以享受国家法定产假98天,这是全国性政策。

2、中央最新要求

严格落实产假、哺乳假等制度。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开展父母育儿假试点,健全假期用工成本分担机制。继续做好生育保险对参保女职工生育医疗费用、生育津贴待遇等的保障,做好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生育医疗费用保障,减轻生育医疗费用负担。

综上来看,国家现在实施的三胎产假为98天,而后续看地方政府公布的政策会不会有所调整,一般都会增加几天。

2021年三胎怎么休产假?

1、三胎产假所需材料

身份证、结婚证、准生证、出生证和独生子女证。

2、三胎产假申请步骤

①员工提供有效的本人身份证资料,生育资料等到单位人事部门领取产假申请表。

②按照单位产假申请表要求填写,并上交主管,经理等签名。

③把产假申请,相关生育资料,上交人事部门核对并备案。

女职工产假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

新政策第三胎有产假工资吗?

有产假工资。2021年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31日召开会议,听取“十四五”时期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重大政策举措汇报,审议《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提出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另外,7月20日,中央要求各地区完善生育休假与生育保险制度。

因此,从现在开始生第三胎有产假工资,而在今年上半年生三胎的女职工是没有产假工资的,只能休产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