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屋
万年历

气候

2020/7/8 16:02:44
万年历日历:气候知识
气候知识
气候变暖的影响和危害

在我们生存的这个地球上,气候总在不断变化,其原因有自然的气候波动和人为因素。那么,今天小编打算跟朋友们来好好讲讲,气候变暖的影响和危害有哪些?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和灾害是什么?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信息,请大家参阅。

气候变暖的影响和危害

气候变暖的影响

1,冰川消融(主要变现在大陆的冰川融化上),使得全球的海平面上升,威胁沿海且海拔较低的国家。

2,干旱、洪水等极端天气的发生频率增加,也会频繁出现极端气温,打乱地球生物原有的生存节奏,也会给全球农业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例如干旱等等。

3,破坏全球的生态系统,造成生态环境改变,一些动物因为难以适应新环境而加快灭绝的速度,造成恶性循环。

气候变暖的危害

1,气温上升能够给空气和海洋带来动能,形成特大台风和海啸等自然灾害,这些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也会越来越高,破坏人类的建筑物危机生命健康安全,同时也会带来山体滑坡造成道路阻塞,房屋损毁等等,给人类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

2,气温逐年升高,也会使得内陆地区的粮食、饲料等农业产量大幅减产,使人类面临粮食和肉类危机。

3,气温升高以后,冰山的堆积速度无法跟上融化的速度,使得冰山不再积累,造成人类没有可以食用的淡水资源。

4,气温升高,影响生物活动,动物灭绝,造成自然界的食物链逐渐断裂。

5,大气层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同时海洋里的二氧化碳也会同步增加,海洋里的碳酸能够杀死微生物,海洋微生物死后,一些以微生物为食的生物也会受到影响,造成海洋食物链断裂,恶性循环造成大量海洋生物死亡。

6,温度上升以后,一些原本冬眠的无脊椎动物会提前醒来,它们醒来会吃掉大量农民辛苦种植的庄稼。

天气变暖

全球变暖现象

地球是地球上所有生物赖以生存的家园,不只属于我们人类,保护地球环境也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我们可以从身边的一些小事做起,例如节约用电,绿色出行,不浪费粮食等等,给我们的子孙后代营造美好的生活环境。

全球变暖是一种气候变化现象。由于人们过度燃烧石油、煤炭等化石燃料,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这些温室气体使地球温度上升,造成全球变暖。从全球范围来看,数据显示,2016年是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全球平均气温比第一次工业革命前高出1.1℃。

如何控制气候变化

从当前温室气体产生的原因和人类掌握的科学技术手段来看,控制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主要途径是制定适当的能源发展战略,逐步稳定和削减排放量,增加吸收量,并采取必要的适应气候变化的措施。

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途径主要是改变能源结构,控制化石燃料使用量,增加核能和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提高发电和其他能源转换部门的效率;提高工业生产部门的能源使用效率,降低单位产品能耗;提高建筑采暖等民用能源效率。

提高交通部门的能源效率;减少森林植被的破坏,控制水田和垃圾填埋场排放甲烷等,由此来控制和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

增加温室气体吸收的途径主要有植树造林和采用固碳技术,其中固碳技术指把燃烧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分离、回收,然后深海弃置和地下弃置,或者通过化学、物理以及生物方法固定。固碳技术的技术原理是清楚的,但能否成为实用技术还是未知数,

适应气候变化的措施主要是培养新的农作物品种,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规划和建设防止海岸侵蚀的工程等。


地中海气候有哪些特点

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地中海地区,可以说是一种特别奢华的气候,那你知道地中海气候的特点吗?

地中海气候,又称作副热带夏干气候,由西风带与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是亚热带、温带的一种气候类型。

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于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因地中海沿岸地区最典型而得名。

这是一种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雨热不同期的气候类型。

地中海气候冬季受西风带控制,锋面气旋频繁活动,气候温和,最冷月的气温在4-10℃之间,降水量丰沛。

夏季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下,气流下沉,气候炎热干燥少雨,云量稀少,阳光充足。

地中海气候的全年降水量在300-1000毫米,冬季半年约占60%-70%,夏季半年只有30%-40%,冬季降水量多于夏季。


青岛气候特点

青岛地处北温带季风区域,属温带季风气候,青岛空气湿润,雨量充沛,温度适中,四季分明,春夏多雾,冬春风大。青岛地处中国华东地区、山东半岛东南、东濒黄海,是山东省经济中心、国家重要的现代海洋产业发展先行区、东北亚国际航运枢纽、海上体育运动基地。

青岛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道教发祥地。因树木繁多,四季常青而得名。1891年清政府驻兵建制,青岛是2008北京奥运会和第13届残奥会帆船比赛举办城市,是中国帆船之都,亚洲最佳航海城,世界啤酒之城、联合国“电影之都”、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全国文明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青岛市市名以古代渔村青岛得名。青岛市专名“青岛”本指城区前海一海湾内的一座小岛,因岛上绿树成荫,终年郁郁葱葱而得名“青岛”,后于明嘉靖年间首度被记载于王士性的《广志绎》中。

青岛地区植物种类丰富繁茂,是同纬度地区植物种类最多、组成植被建群种最多的地区。有植物资源种类152科654属1237种与变种(不含温室栽培种及花卉栽培类型)。


温带大陆性气候特点

从南开始向北方向,温带大陆性气候的自然植被是从温带荒漠、温带草原,过渡到亚寒带针叶林。最近小编有些朋友不清楚温带大陆性气候特点是什么?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特征是什么?不清楚的小伙伴们要注意了,以下是重点内容,走过不要错过。

温带大陆性气候特点

温带大陆性气候特点的冬季冷干,夏季湿热。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40度到60度的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内陆地区和南美东南部。由于远离海洋,或者地形阻挡,湿润气团难以到达,因而干燥少雨,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较大。而且,越趋向大陆中心,就越干旱,气温的年、日较差也越大,植被也由森林过渡到草原、荒漠。

大面积分布于亚洲内陆区域,如我国西北地区、中亚,等。此外,北美洲中东部,欧洲中东部,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深居内陆,降水较少,也属于此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是相对于温带海洋性气候的一种气候类型,因为远离海洋,所以干燥少雨;因为受大陆气团的控制,所以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都极大。

大陆性气候地区,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大,春季升温快,秋季降温也快,一般春温高于秋温;而海洋性气候地区,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小,春季升温慢,秋季降温也慢,一般秋温高于春温。

中国五种主要气候类型:

1、温带大陆性气候:包括温带草原气候、温带沙漠气候和亚寒带针叶林气候。主要特点是气候的大陆性很强,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均很大,降水少,属于干旱或半干旱地区。

2、温带季风气候:东北亚地区特有的一种气候类型。在中国分布于秦岭至淮河以北。平原地区主要特点是冬季低温少雨,夏季高温多雨,水热时间分布极不均匀。

3、亚热带季风气候:在中国主要分布于秦岭至淮河以南地区。主要特点是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

4、热带季风气候:在中国分布于西藏自治区藏南南部印度实际控制区、云南省西南部的西双版纳地区、海南省大部分、广东省雷州半岛、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和台湾地区的平原地区。这一气候的主要特点是全年高温,冬季少雨,夏季多雨,气候较湿润。

5、高原山地气候:广泛分布于中国海拔2500米以上的高山和高原地区。主要特点是“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气温随海拔上升而下降。

温带大陆性气候典型区域

亚洲的温带大陆性气候特征最为典型。

首先,亚洲的广大内陆地区和高纬地区与其它大陆同纬地区相比,具有冬寒夏热、春秋短促、气温年较差极大、降水季节集中等气候特点。维尔霍扬斯克、雅库茨克和赤塔都在亚欧大陆的东侧,而博多、特隆赫姆和比尔特三地在同纬度亚欧大陆的西侧,它们的气候类型迥然不同。前三地的共同特点是冬冷、夏暖热、气温年较差大。尤其是西伯利亚东北部的维尔霍扬斯克—奥伊米亚康地区,冬季酷寒,1月平均气温低达-50℃,绝对最低温度曾达-71℃,成为北半球的“寒极”;7月平均气温在10℃以上。维尔霍扬斯克绝对年较差曾高达105.1℃,是世界上年较差最大的地区。另外,维尔霍扬斯克、雅库次克和赤塔3~4月升温的幅度和10~11月降温的幅度都很大,且春温高于秋温,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因此,三地属大陆性气候。在亚欧大陆西侧相应纬度的博多、特隆赫姆和比尔特,冬温在0℃左右,夏季凉爽,年较差仅15~18℃,春秋月际变温不超过4~5℃,春温低于秋温,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

其次,亚洲内陆气候要素变化极端,这也是大陆性气候的一个突出特点。

亚洲陆地面积广大,内地距海遥远,大陆轮廓完整,又缺乏伸入内地的海湾;同时本洲又是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削弱了西风环流和大西洋暖湿气流对亚洲气候的影响。根据纬度愈高和距海洋愈远气温年较差愈大的原理,亚洲广大的内陆和高纬地区的气候与其它大陆同纬地区相比,具有强烈的大陆性。维尔霍扬斯克—奥伊米亚康地区,地处高纬,冬季受热很少,又位于亚洲的东北部,很难受到西风暖流的影响。从环流因素上讲,冬季这里是处在强大的反气旋控制下,剧烈的冷却作用而引起低温;而这里向北倾斜的盆地和洼地地形,更有利于冷空气的集中和反气旋的发展。因此,使这里成为北半球最寒冷和世界上气温年较差最大的地区。


新疆的气候特点

新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温差较大,日照时间充足,降水量少,气候干燥。新疆,全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市,位于中国西北地区,是中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新疆地处亚欧大陆腹地,陆地边境线5600多公里,在历史上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

新疆现有56个民族成份,主要居住有汉、维吾尔、哈萨克、回、蒙古、柯尔克孜、锡伯、塔吉克、乌孜别克、满、达斡尔、塔塔尔、俄罗斯等民族,是中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

新疆为中国西部干旱地区主要的天然林区,森林广布于山区、平原,面积占西北地区森林总面积的近1/3。天山和阿尔泰山区覆盖着葱郁的原始森林,多为主干挺直的西伯利亚落叶松和雪岭云杉、针叶柏等建筑良材。

新疆矿产种类全、储量大,开发前景广阔。发现的矿产有138种,其中9种储量居全国首位,32种居西北地区首位。石油、天然气、煤、金、铬、铜、镍、稀有金属、盐类矿产、建材非金属等蕴藏丰富。


江苏淮城气候类型和特征

江苏是典型的江南水乡代表,因此想要重寻江南之美的游客们一定不要错过江苏淮安了。这里不仅有美景,还有淮扬菜等传统美食。不过在去淮安旅游之前,先让我们一起了解下这里的气候吧。那么,江苏省淮安市是什么气候类型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江苏淮城气候类型和特征

横贯淮安市境内的淮河苏北灌溉总渠一线是中国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因此淮安市兼有南北气候特征,一般说来,苏北灌溉总渠以南地区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以北地区为北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受季风气候影响,四季分明,雨量集中,雨热同季,冬冷夏热,春温多变,秋高气爽,光能充足,热量富裕。全市年太阳辐射总量在110千卡/平方厘米—119千卡/平方厘米之间,全市分布为北多南少;全市年日照时数在2136小时—2411小时之间,日照时数分布也是北多南少。

淮安市年平均气温为14.1℃—14.8℃,基本呈南高北低状,受洪泽湖水体影响,在洪泽湖区形成一暖中心。气温年分布以7月最高,1月最低。全市年无霜期一般在210天一225天左右,北短南长,受洪泽湖区水体影响,洪泽区无霜期最长达236天。

淮安市各地年降水量多年平均在906毫米—1007毫米之间。降水分布特征是南部多于北部,东部多于西部。降水年内变化明显,夏半年降水集中。春夏之交梅子成熟季节多锋面雨,称为“梅雨”或“霉雨”。降水年际分布不均,年降水量最多的年份达1700毫米以上,最少的年份只有500毫米。

亚热带气候的特点

亚热带,又称为副热带,是地球上的一种气候地带。一般亚热带位于温带靠近热带的地区(大致23.5°N-40°N、23.5°S-40°S附近)。亚热带的气候特点是其夏季与热带相似,但冬季明显比热带冷。最冷月均温在0摄氏度以上。

中国的亚热带,全称为中国东部季风湿润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红黄壤地带。属大陆东岸型。它在世界上占有独特的地位。中国的亚热带位于秦岭、淮河以南,雷州半岛以北,横断山脉以东(22~34°N,98°E以东)的广大地区。涉及16个省市(包括台湾省),面积约2.4×106km2,约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4,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或“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一半。中国亚热带属东岸湿润季风区,位置比西岸气候型偏南5~8个纬度,比大陆气候型偏北6~7个纬度。与世界同纬度比,除沙漠地区外,是最暖热的地区,雨量远比同纬度的充沛,生物资源丰富,四季长青,土壤肥沃,生物生产力高,农作物高产优质,是中国主要的农林产区。

中国亚热带丘陵山地雨热基本同季,光热水资源丰富。年总辐射量多在38×108~54×108焦耳/米2,全年大于10℃的积温在4250~8000℃之间,大于10℃持续天数,在220~350天左右。年降水量为1000~2000毫米,多数降水在作物需水较多的温暖季节。在主要农林作物生长季节(4~10月)的太阳辐射、积温和降水可占全年总量的70~85% ,光、热、水的配合,有利于亚热带各种喜温作物,林果和灌木的生长,具有发展大农业的有利条件。

但本区也是中国降水量最多,暴雨最频繁,强度最大的地区。特大暴雨的出现,不仅大大减小了降水的有效性,也严重危害了山区及其下游地区的农业生产。此外,低温冻害、寒害、冰雹以及高山区的雪害在本区也屡见不鲜,给山区农业生产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