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是泰国的吉祥动物、国宝,在古代不仅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交通工具,也是战争中国王的坐骑。然而,现今泰国全国野生大象仅存约3000头,人工饲养的大象也只有4000头左右,滥捕大象的问题仍然存在。泰国政府从1998年起,将每年的3月13日定为“大象节”,希望通过“大象节”唤起民众对大象的爱护及对大象文化的传承。
泰国每年举行大象节是为了感谢泰国的大象,因为它们的祖先曾在战争中献出生命来抵御外敌、保卫国家。在14至18世纪时,象群被用于载运士兵进入战场。
习俗活动
人们挑选出许多最丑陋最拖沓最软弱的大象,给它们身上披上彩带、盖布,挂上小铃铛,打扮得跟新郎一般。
大象节由素辇省长宣布开幕。这时一大群象走到场中,向参加盛会的观众表示欢迎。大象群中既有出生不久的小象也有老象。象群过后,100多名男女穿着鲜艳的服装,婆裟起舞,舞蹈队后面是一个巨型火箭,人们用舞蹈表演把火箭射上天空,祈求天空降雨,五谷丰登。
火箭舞结束后,开始表演捕捉野象。先由捕象人的妻子举行宗教仪式,为她的丈夫祈求平安。接着,一群野象冲入场内,后面紧跟着一群驯象。每头驯象背上坐着两个人,一个人专管驾驭,一个人用绳圈套野象的后腿。野象东躲西闪,千方百计避开圈套,然而在技艺高超的捕象人手下,最后仍被乖乖地驯服。
接下来进行“跑象拾物”表演。在跑道上每隔十米远放一小物件,如火柴盒、香蕉、瓶子、洋娃娃等。最末一件是红旗,众象在跑道的起点各就各位,一声令下个个向前奔跑,用它们灵活的鼻子,将自己跑道上的物件一个一个捡回到终点。直到最后,看谁先捡回红旗,谁便是优胜者。另外,还有“象人拔河”表演。一边是一头体重约8000多磅的庞然大象,一边是60个彪形大汉。尽管大汉们一个个使足了力气,仍被大象轻易地拉了过去,最后增加至100人,大家开始感到有些吃力,绳子静止不动,可这种僵持状态不久就被打破了,仍以绳子拉向大象一边而告终。
最惊险的节目要算是“大象跨人”了。表演者是一些自告奋勇的观众,他们成排地卧在草地上,象要一个个从他们身上跨过去。这种游戏非常危险,一只大象几千斤重,稍有差错,人就会被踏成肉饼。
最后一个节目是古代象阵表演。场地两端,排列着许多穿着古代战服的士兵。英俊的武士们全身披挂,手持矛剑。士兵后面是参加战斗的象群,指挥官威风凛凛地骑在象背上指挥作战,展现出13世纪泰国人民争取独立的战斗场面。
大家都知道,大象的鼻子非常长,具有多种功能,如吃、喝、洗澡、打招呼、打架等等。那么,今天小编就和大家来聊聊,大象的长鼻子里有几块骨头?大象长鼻子里面有多少块骨头?有不知道的小伙伴赶快跟着小编来学习一下吧,希望大家阅读愉快。
大象的长鼻子里有几块骨头
大象鼻子里面没有骨头,全部是肌肉。
大象的长鼻子躯干肌肉有条纹,有8块较大的肌肉分布在鼻根、鼻侧和鼻底。它们能左右移动,其余的肌肉水平、垂直和对角线分布,使大象的长鼻子躯干更加灵活。因此,大象的长鼻子运动是完全由肌肉来操控的,既可以连根拔起树木,也可以挠挠后腿,甚至提起几百磅的重量,或者捡起掉在地上的叶子。
大象的鼻孔穿过鼻腔,长度在1.8米到2.5米之间。靠近头顶的一端厚,另一端薄,窄的一端直径约15厘米,单个鼻孔直径约2.5厘米。其中非洲象的鼻尖有两个突起,而亚洲象只有一个突起。这个突起不仅像人的手指,而且像人的手指一样敏感,可以旋转、扭动和弯曲,所以打开水龙头不成问题。事实上,大象的长鼻子寻找水,不只是为了完成最后的扭转或舀,而是整个给力的过程。
象鼻的功能是这样的
第一、大象的鼻子神经丰富,所以嗅觉非常灵敏。因此,当附近有埋伏时,大象会引起注意。因为在野外,一旦遇到天敌或食物,大象首先感知的不是视觉,而是嗅觉。因此,大象的鼻子可以通过嗅觉判断周围是否有危险。
第二、大象虽然有嘴,但很难灵活地吃水果和树叶。大象的鼻子像人的手。它可以灵活地采摘水果和树叶,并在嘴里品尝。即使你想吃草,你也可以把它拔出来送到嘴里。因此,大象的鼻子就像人的手,可以让大象更容易吃。
第三、事实上,除了巨大的体积和重量优势外,大象的鼻子也是一种强大的武器。大象的鼻子可以很容易地把树连根拔起,扔到高处。它对敌人的破坏性仍然很大。毕竟,大象有很大的力气。
另外,大象的鼻子有强大的吸水功能,是可以用来喝水和洗澡的。
大象形态特征
它们主要外部特征为柔韧而肌肉发达的长鼻和扇大的耳朵,具缠卷的功能,是象自卫和取食的有力工具。
亚洲象肩高2至4米,体重3至5吨。非洲象肩高3至4米,体重5.5至8吨。非洲森林象平均肩高不超过2.7米,体重3.5吨。象头大,耳大如扇,四肢粗大如圆柱以支持巨大身体,膝关节不能自由屈伸,鼻长几乎与体长相等,呈圆筒状,伸屈自如;象鼻全部是由肌肉组成的,鼻孔开口在末端,鼻尖有指状突起,能捡拾物品,象鼻非常灵活自如,可以捡拾重达1吨的物体,也可以捡拾花生那样小的食物。
中南亚的象属或者非洲的非洲象属中的一种,皮肤坚厚,无毛,长有一条长的柔韧的可以卷曲的鼻子,上颚二门齿发展为长而弯的象牙。非洲象属有巨大的扇形状的耳朵。
上颌具1对发达门齿,终生生长,非洲象门齿可长达3.3米,亚洲象雌性长牙不外露;上、下颌每侧均具6个颊齿,自前向后依次生长,具高齿冠,结构复杂。每足5趾,但第1第5趾发育不全。被毛稀疏,体色浅灰褐色。雄象睾丸隐于腹腔内;雌象前腿后有2个乳头,妊娠期长达600多天(22个月),一般单胎。非洲象,体型较大,耳大,鼻末端有2个指状突起;亚洲象体形较小,体重较轻,耳小,鼻末端有1个指状突起。
象是群居性动物,以家族为单位,由雌象做首领,每天活动的时间、行动路线、觅食地点、栖息场所等均听雌象指挥。而成年雄象只承担保卫家庭安全的责任。有时几个象群聚集起来,结成有上百只大象的大群。
大象的左耳朵像一片硕大的芭蕉叶、像一把小扇子。大象大部分是分布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南亚、东南亚以至中国南部边境的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大象非常聪明,能开辟场地,还能把死去的同伴安埋在落叶枯枝之中。大象寿命很长,一般能活到70岁左右,它在10岁到15岁性成熟,怀孕期长达22个月。
大象主要外部特征为柔韧而肌肉发达的长鼻和扇大的耳朵,具缠卷的功能,是象自卫和取食的有力工具。
象是群居性动物,以家族为单位,由雌象做首领,每天活动的时间、行动路线、觅食地点、栖息场所等均听雌象指挥。而成年雄象只承担保卫家庭安全的责任。
大象可以用人类听不到的次声波交流,在无干扰的情况下,一般能传播11千米,如果遇上气流导致的介质不均匀,只能传播4千米,如果在这种情况下还要交流,那象群会一起跺脚,产生强大的“轰轰”声,这种方法最远可传播32千米。
每年都有许多怪事,而今年怪事特别多。2021年四月,十几只亚洲大象一路北迁来到云南省,一时间受到网友的极大关注。网友们觉得很好奇,在网上议论纷纷。那么,大家知道大象为什么要北迁?大象为何一路向北?下面就由小编为大家科普一下,赶快来了解下吧。
大象为什么要北迁
目前大象向北迁徙原因尚未完全研究清楚。但有一个可能是象群首领经验不足,出现迷路状况。因为在象群一路迁徙过程中,已经有三头成年大象按照原路往南回返,并找到了其它象群。可能的原因下面来看看吧,仅供参考。
一、为了寻找食物而迷路
野生大象的主要食物为草、树叶、树皮,在食物或者水源匮乏时大象会长途跋涉外出觅食,像甘蔗、香蕉、玉米都是大象喜欢吃的食物。
“食物”和“天敌”是影响动物迁徙的最主要因素,但是对于亚洲象来说,自然界中几乎没有天敌。因此,很大的可能就是野象外出觅食时“迷路了”,野象虽然记忆力很强、听觉也很灵敏,但是要找到上百公里外的家也不是一件易事。
二、为了寻找适宜的栖息地
近年来由于人口的快速增长,野象保护区周围的林地逐渐被甘蔗地、橡胶地、香蕉地、玉米地等所取代,人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导致亚洲象的栖息空间越来越小,人与野象活动的重叠区域越来越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部分亚洲象群外出寻找新的栖息地。
三、亚洲象北迁在一定程度上是追寻祖先的遗迹
在公元前1000多年,亚洲象在我国黄河下游地区、长江流域都有分布,因此亚洲象迁徙在一定程度上是追寻祖先的遗迹。
四、大象本身具有远距离迁徙能力
大象的迁徙是一种本能,几乎所有的象群都会迁徙,区别在于迁徙距离的长与短,大象会在不同的季节迁徙到不同的地方。总体来说,大象是一种热带动物,其本身不耐寒,此外越往北走食物会越缺乏,因此大象绝不会一直往北迁徙。
五、大象受惊吓
当大象受惊吓时会漫无目的地迁移,这一点是我最担心的。从网络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到,大象行动快速、没有一点安全感,有时候还常常哀鸣,这说明大象在迁徙过程中受到了惊吓。
根据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介绍:
4月16日,原生活栖息在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17头亚洲象群从普洱市墨江县迁徙至玉溪市元江县。
4月24日,其中2头象返回普洱市墨江县,其余15头象继续向北迁移,途经红河州石屏县。
5月27日晚,象群一度进入峨山县城游荡。
29日晚,监测团队证实,象群已进入玉溪市红塔区境内。红塔区和峨山县正密切监控象群动态。
该象群在元江县、石屏县共肇事412起,直接破坏农作物达842亩,初步估计直接经济损失近680万元。
如何阻止大象北迁?
目前主要策略是:诱,堵。
一,诱
主要通过投放食物等办法,引诱大象朝着指定方向前行,不过有些难度,因为大象警惕度不低。
二、堵
在大象北上的路上设置障碍,阻止大象进一步北上,目前玉溪当地已经设置了许多拦截的设施。
为什么要阻止大象北上?
因为再往北,真的是穷途末路了。
可能很多人觉得大象没人研究,事实上,这一波亚洲象北上,已经带来了很多关注,2019年底,昆明成立了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亚洲象研究中心,专门关注亚洲象,而且这次亚洲象北上,一路都有当地的林业部门一直在关注,无人机跟踪等。
一、北上没有更好的资源了
亚洲象主要喜欢栖于热带雨林和季雨林地区,而这种环境,在昆明其实不是特别多。因为昆明总体上属于北亚热带气候,不适合大象,大象继续北上,其实是越来越惨。
之前,昆明一直处于旱季,最近一段时间更是热死个人了。但是这两天昆明开始下雨了,看起来雨季要来了,那么,这种气候可能就不大适应了。
亚洲象主要喜欢栖于热带雨林和季雨林地区,而这种环境,在昆明其实不是特别多。
按照大象北上的路线,它们接下来即将进入的玉溪红塔区,这是一大片平坦的地方,这在云南范围内也是不多的平坦地方,这些地方是当地的重要生产基地,有大量的农田种植。
对于当地人来说,如果大象继续北上,这将带来非常大的破坏,所以是一定要阻止的。
事实上,这一波大象北上造成的损失已经非常大了
40余天时间里,该象群在元江县、石屏县共肇事412起,直接破坏农作物达842亩,初步估计直接经济损失近680万元,严重影响当地群众的正常生活生产秩序。
生活小知识推荐》》
什么时候入伏 几月几号入伏
喝水的最佳时间 正确喝水的时间
夜跑最佳时间 夜跑最合适的时间是几点
秋老虎是什么时候 秋老虎是几月
吸烟对人体有哪些危害 抽烟对身体的影响
大家都知道耳朵最大的动物是大象了,而这么大的耳朵除了有自带的听觉外,还会有其他很多你想不到的功能的,大象耳朵究竟有哪些作用呢?跟着小编来了解一下吧!
1、听觉:大象的耳朵可以用来感知外界的声音,即听觉,这一点是大象耳朵最基本的作用了。
2、吓唬敌人:大象虽然体型庞大,但是它也是一个哺乳动物,本身不具有很大的伤害能力,所以当一些动物准备危害到大象本身的时候,大象就需要先发动自己的耳朵,让敌人觉得自己很不好惹,以达到吓退敌人的作用。
3、驱赶蚊虫:大象本身容易招引蚊虫,通过扇动耳朵,可以驱赶向大象身上后者周围的蚊虫,大象的耳朵本身就是扇子一样的形状,动起来带动的风能使蚊虫被删跑。
4、散热:大象的耳朵还可以用来散热,这可以说是大象耳朵一个非常大的作用,甚至凌驾于听觉之上,这是大多数人所不知的,天热时,大象会不断扇动耳朵,使比较凉的空气接触耳朵的表面,把流经耳朵的血液中的热量带走。
5、减少热量散失:大象的耳朵在早晚,即温度比较低的时候,会把耳朵紧紧地贴在肩上,这样又可以减少身体热量的散失,起到保温的作用。
大象的的怀孕期差不多是20—23个月,约两年左右,不同的大象,怀孕周期略有不同。孕期最长的是非洲象,是哺乳动物中孕期最长的动物。大象每次只会生产一头小象,寿命可达60-70年,一头大象一生只能生约5-6只小象。大象很早就成了人类的朋友,并能为人类提供帮助。
大象分布极广,大约在四千万年以前,除了大洋洲和南极洲以外,各洲都有它的足迹,然而现在主要有亚洲象和非洲象两大类。
大象主要外部特征为柔韧而肌肉发达的长鼻和扇大的耳朵,具缠卷的功能,是象自卫和取食的有力工具。
象是群居性动物,以家族为单位,由雌象做首领,每天活动的时间、行动路线、觅食地点、栖息场所等均听雌象指挥。而成年雄象只承担保卫家庭安全的责任。有时几个象群聚集起来,结成有上百只大象的大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