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屋
万年历

过后

2020/7/8 16:02:46
万年历日历:过后知识
过后知识
洪水过后要注意哪些事项

雨量过大,可能会引发洪水。洪水按出现地区的不同,大体上可分为河流洪水、海岸洪水和湖泊洪水等。那么,今天小编就准备跟大家说说:洪水过后要注意哪些事项?洪水过后要注意什么?有不知道的小伙伴赶快来学习一下吧,希望大家阅读愉快。

洪水过后要注意哪些事项

在遭遇洪水之后,第一个要注意的就是要做好防疫工作。因为洪水可能会带来疫情。洪水在流动的过程之中,会将很多的动植物冲倒了水里边,植物的话还好一点儿,没有什么病毒。但是动物们的身上就可能会携带着大量的病毒。在洪水爆发的过程中,这些病毒就会被洪水带到它所流经的各个地方。所以洪水过后,做好防疫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尽量不要去洪水经过的地方,不要用手触碰一些被洪水淹没过的物品。在洪水过后的清淤工作中,也要做好防护,穿上相应的防护服,戴上口罩。

洪水过后也要注意不要去到容易发生事故的地点。不要在这些地方逗留,因为洪水流过的地方土质已经非常的松软,随时都可能会发生次生灾害,如果没有紧急情况的话,尽量不要去这些地方。而且还要防止很多道路底下被洪水冲成了中空的状态,一旦这些道路被冲成了中空,很可能随时都会坍塌,人或者车辆在上边通过的话,是非常危险的。还有就是在没有经过专业人员的允许,不要私自回到自己已经被洪水寝室的家中,因为这些被洪水泡过的房屋很可能会发生坍塌,不要让自己身陷危险之中。

遭受洪水的地区,人们在饮食方面也要注意。洪水过境的地区,地下水是不能饮用的。因为地下水已经被这些过境洪水所污染了,一旦被污染,如果饮用就可能会出现健康问题。所以要注意饮用水的安全,尽量使用一些可以保证不受污染的水源来做饭饮用。其实,在遭受洪水之后,政府都会给受灾的民众第一时间解决饮用水的问题,所以这方面也不用担心。需要注意的就是,不要私底下使用这些已经受到污染的水源。

灾区户外自救

如洪水发生在户外,请大家保持冷静,第一时间采取自救措施。

1、寻找稳固的高地,如地势较高的广场、坚固的高层公共建筑。

2、不要靠近危险区域,如河道上的桥梁、任何地下建筑物、下坡道路等。

3、不要使用交通设施,包括个人机动车、非机动车、公共交通。

4、不要靠近危险物品,如电线、树木、广告牌等。

5、不要穿拖鞋凉鞋,更不要光脚,涉水很容易受伤滑倒。

6、集体行动,在洪水内移动时,排成一列纵队与洪水流向平行移动。

7、如落入水中,不必慌乱,有节奏地踩水助游。

8、到达高地后,固定自身,向警方汇报自己所处位置、周边人数、周围水情、紧急通讯方式等。

9、确保手机通信,非必要请保持待机,节约用电!

灾区室内自救

比起室外,虽然室内相对安全,但也绝不能放松警惕!

1、积极与居委会、楼长、单元长取得联系,快速组建居民自救集体。

2、随时留意当地政府广播、微信、微博等信息发布渠道。

3、低楼层或进水楼层人员应尽快尽量向高楼层转移。老弱病残人员优先转移。

4、确保手机通信,非必要请保持待机,节约用电!

发洪水转移时需带物品和注意事项

1、便携食物,如饼干、方便面等。

2、漂浮物,如游泳圈、充气艇、充气床等。

3、药物,创口贴、外用消毒药物、抗生素等。

4、紧急时的信号物,如手电筒、口哨、镜子、打火机以及色彩鲜艳的衣服等。

5、断掉家中的电源和电气电源线。

6、关闭各级燃气开关,避免燃气泄漏。

7、关闭门窗,尽量迟滞进水。

灾区外的你也可以做很多

作为一个未受灾的人,你可能焦急地刷着新闻,不知道除了转发消息还能做什么,可能正在担心家乡的亲朋,自责不能帮上忙。其实灾区外的普通人也可以做很多!

转发救援相关资讯、灾害防范知识、自救知识。每一个小小转发,对正在暴雨中的人来说,可能就是获得帮助的重要信息源。


汉武帝过后的下一个皇帝是谁

汉武帝过后的下一个皇帝是汉昭帝。汉昭帝又叫刘弗陵,刘弗陵是汉武帝刘彻与钩弋夫人所生的儿子,公元前87年被汉武帝立为太子,在汉武帝逝世后作为第一顺位继承人接过大汉帝统。刘弗陵是一位明君,其在位期间,实行了很多令百姓为之称赞的诏令,开启了“昭宣中兴”的良好局面。

刘弗陵(前94年-前74年6月5日),西汉第八位皇帝,汉武帝刘彻少子,母为钩弋夫人。后元二年立为太子,同年即位,霍光、金日磾、桑弘羊受武帝遗诏辅政,即位后委政霍光。

汉昭帝因海内虚耗、民生凋敝,故采取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屡次减免租赋,招抚流民。始元六年(前81年)召集郡国贤良文学召开盐铁会议,随后罢榷酤。又与匈奴恢复和亲。政治较为安定,社会经济有所恢复。

汉武帝刘彻(前156年—前87年3月29日),《汉武故事》载其初名为“彘”,西汉第七位皇帝(前141—前87年在位),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汉景帝刘启的儿子,母为王皇后。


2022秋分过后昼短夜长吗

秋分节气后,天气是秋高气爽,这时候的天气是户外运动锻炼的好时期,所以大家是比较喜欢这个节气的。那么,大家知道2022秋分过后昼短夜长吗?2022年秋分节气后是昼短夜长吗?以下就是小编今天给大家带来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到大家哦!

2022秋分过后昼短夜长吗

秋分过后是昼短夜长。秋分后,白天变短,夜晚变长,而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秋分后,阳光直射的点继续从赤道向南半球移动,北半球的白天开始变短,夜晚变长,即一天中的白天开始比夜晚变短,相反,南半球因此,秋分也叫落点在北极和南极,秋分那天,太阳整天都在地平线上此后,伴随着太阳直射点继续南移,北极附近开始为期6个月的极夜,范围逐渐扩大后缩小,南极附近开始为期六个月的极端日,范围逐渐扩大,然后缩小。

自2018年以来,秋分不仅是一个节气,也是亿万农民庆祝丰收的节日从那一年开始,中国将每年的秋分定为中国农民的丰收节,从此中国又有了一个节日将一年一度的秋分确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既是对古代人民智慧结晶的致敬和传承,也是当代中国人民顺应自然规律,坚持可持续生态发展理念的体现。

2022年秋分是什么时候

2022年的秋分是9月23日星期五,9点3分31秒。

从节气上看,春种秋收,春花秋果,秋分时节硕果累累,最能体现丰收另外,秋分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昼夜平分,秋高气爽既是秋收,秋耕,秋种的重要季节,也是稻香,蟹肥菊黄,秋赏的好时节。从地域上看,我国幅员辽阔,物产丰富,各地收获时间不一,但大部分地方都在秋季,秋收作物是大的因此,兼顾南北,我们把秋分定为中国农民丰收节,既方便城乡人民和农民参与,也有利于展示农业的丰收成果,包括科技成果和农民创造具有鲜明的农耕特色。

秋分的天文历法

秋分这天太阳光直射点到达黄经180°(秋分点),几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不考虑大气对太阳光的折射与晨昏蒙影)。秋分过后,太阳直射点继续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各地开始昼短夜长,即一天之内白昼开始短于黑夜;南半球相反。故秋分也称降分。而在南北两极,秋分这一天,太阳整日都在地平线上。

对于同一个节气,每年都要比前一年滞后6小时或5小时,遇到闰年则要在此基础上提前24小时。这样,在日期上的反映是,同一个节气在平年与前一年保持不变或滞后1天;在闰年与前一年保持不变或提前1天。这样一来,同一个节气的起始点就有3个不同的公历日期。以“秋分”为例,就有9月22日、9月23日和9月24日这三种情况。

秋分注意事项

一、解体渴补气津

秋分时节,人体阳气由夏季的向外宣发转为向内收敛,出现阳气减弱、阴气增强的趋势,此时养生要尤其注重平补,即平衡身体的阴阳变化,平补气津。常补水,多喝粥。喝水是对抗秋燥最简单的方式,另外,多吃些清润、温润的养生粥,在补水的同时,还起到滋阴生津的效果。秋木耳,益气生津。一些养阴生津的食物,如芝麻、核桃、板栗等都很适合秋分时节食用。而当季食材秋木耳,味甘性平,有益气生津的功效,是不容错过的美味。年老胃弱者,可采用晨起食粥法以益胃生津,如百合莲子粥、银耳冰糖糯米粥、杏仁川贝糯米粥、黑芝麻粥等。本身脾胃虚弱、经常腹泻的人,也别贪食西瓜、冷饮、螃蟹等寒凉之物。

二、饮食温润多食酸味

秋属肺金,酸味收敛补肺,辛味发散泻肺,秋日宜收不宜散,尽量少食葱、姜等辛味之品,适当多食酸味甘润的果蔬。同时秋燥津液易伤,引起咽喉干燥、干咳、皮肤干裂等燥症。燥邪易伤肺,故饮食调理应以润肺清燥、养阴生津为原则,尽量少食葱、姜等辛味食物,适当多食酸味甘润的果蔬,比如酸角、西番莲、梨、甘蔗、荸荠、百合、银耳等。饮食要清淡,适当进食一些脂肪。根据个人体质可选用甘寒滋润之品,如百合、银耳、秋梨、柿子等,以滋阴润肺、养阴生津。


冬至过后白天越来越长还是越来越短

再过两天就是2020年冬至,为2020年12月21日。冬至是四时八节之一,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在古代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讲法。除此之外,冬至日是北半球各地白昼时间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那么冬至过后,白天会越来越长还是越来越短呢?一起来看看吧!

冬至过后白天越来越长还是越来越短

冬至过后,白天会越来越长。冬至是太阳南行的转折点,这天过后它将走“回头路”,太阳直射点开始从南回归线向北移动,北半球(我国位于北半球)白昼将会逐日增长。

冬至,又称日短至、冬节、亚岁等,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冬至是四时八节之一,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在古代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讲法。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第22个节气,斗指子,太阳黄经达270°,于每年公历12月21-23日交节。冬至是太阳南行的极致,这天北半球的太阳高度最小。

冬至日是北半球各地白昼时间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并且越往北白昼越短。冬至日的白昼虽短,但是冬至日的温度并不是最低。

冬至习俗因地域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在中国南方地区,有冬至祭祖、宴饮的习俗。在中国北方地区,每年冬至日有吃饺子的习俗。


洪水过后为何有瘟疫

夏天的时候,来场及时雨是非常需要的,天气立马变得凉快了。但是,如果是暴雨,一直下个不停,那就很容易引发洪水。据说洪水过后会有瘟疫,那么,大家知道洪水过后为什么有瘟疫?洪水后为什么有疫情?有不知道的小伙伴赶快来学习一下吧,希望大家阅读愉快。

洪水过后为什么有瘟疫

1.供水系统破坏

暴雨洪灾之后,饮用水供应系统被破坏,导致大规模的肠道传染病暴发流行的风险。

在水灾发生时,人们为了生存,可能被迫饮用非清洁水源(如被污染的地表水),这些水往往被上游的人畜排泄物、动物尸体等有害物质所污染。

特别是严重的水灾,群众较长时间受洪水围困,就容易爆发肠道传染病流行。

2.食物短缺

像郑州这次千年不遇的暴雨,由于规模大,涉及人群多,难免救援不及时,这就导致很多人食物短缺,比如我们在朋友圈就看到了郑州人说很饥饿。

如果灾害持续,人们被迫在恶劣条件下贮存食品,很容易造成食品发霉变质,但为了生存又只能如此,这样就会导致食物中毒以及食源性肠道传染病的暴发流行。

3.居住条件破坏

洪涝灾害会造成居住条件的大规模破坏,房子和车子都会被淹没,人们一开始只能露宿,接着在简陋的棚屋中居住相当长的时间,或者在一些体育馆、图书馆等场所避难,这样就造成人口集中和居住拥挤。露宿使人们易于受到蚊虫等吸血节肢动物的叮咬,这样虫媒传染病的发病可能会增加,如疟疾,乙型脑炎和流行性出血热等。人口居住的拥挤状态,有利于一些通过人与人之间密切接触传播的疾病流行,如红眼病等。如果这种状态持续到冬季,则呼吸道传染病将成为重要问题,如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

洪水过后如何预防传染病,如何做到科学防疫?

首先,洪灾后容易发生细菌性痢疾等肠道传染病。公众要注意饮食卫生,及时处理被洪水浸泡过或腐败变质的食品,不食用被洪水浸泡过的食品,可蒸煮食品应充分加热后食用,不吃没有洗净的瓜果蔬菜。彻底洗手后再接触食品和餐具。

其次,要重点预防虫媒传染病和自然疫源性疾病,如流行性出血热、疟疾等。除了做好个人卫生和自我防护外,及时清理居室周边的积水、垃圾,减少蚊虫滋生,同时做好杀虫、灭蚊、灭蝇等工作。

第三,要预防食物中毒、皮炎、结膜炎等疾病,保持皮肤清洁,做好手卫生。

要密切关注自己和家人的身体健康,如有不适,尽快就医。同时,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个人防护意识不能松懈。

尤爱国:面对可能导致的传染病以及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我们要扎实做好卫生防疫工作,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公众如果感觉身体不适,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特别是出现发热、腹泻、呕吐、咳嗽、皮疹、黄疸等症状时,要尽快寻求医生帮助。就医时,要注意做好个人防护,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受灾群众安置点要注意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旦发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应及时向防疫人员报告。

暴雨之后,2种疾病特别需要警惕!

(1)钩端螺旋体病

钩端螺旋体病是一种动物源性人畜共患病,一般情况大多是养殖啮齿类动物的人出现职业暴露感染。但是在洪水多发的地区也会出现大规模爆发感染。因为它主要是通过感染的动物尿液污染水或土壤之后,人通过接触、服用污染的食物或吸入气溶胶等方式感染。主要的症状有发热、寒战、肌肉疼痛、头痛、眼白变红等症状。暴雨过后,尽量远离可能污染的水和土壤,做好防鼠工作,饮食要注意卫生。

(2)创伤弧菌

创伤弧菌是一种在江河入海口或海洋环境中独立生存的细菌,可以导致严重的伤口感染、败血症和腹泻。特别是对于肝病和血色病的患者,即使皮肤轻微刺破也可能导致严重的伤口感染。所以要注意暴雨过后人群的伤口情况。

暴雨洪灾之后,上面3个主要致病因素可以诱发传染病流行,同时值得警惕的是,由于人们心情恐惧、悲伤、压抑,一些有慢性病的患者容易心梗、脑梗、呼吸道疾病发作,从而带来很大的健康隐患。


2021谷雨过后天气还会冷吗

导语:从节气的排位来看,谷雨排在第六位,也是春季节气的最后一位,这就意味着,谷雨过后,我们便迎来了夏天。但这仅是天文上的含义,而在气候上,谷雨之后还不是夏天。那么,2021谷雨过后天气还会冷吗?一般谷雨过后是不是就热起来了?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

2021谷雨过后天气还会冷吗 谷雨过后是不是就热起来了

谷雨过后天气

谷雨前后气温会出现大幅度的上升,一般地区都不会冷了,但是具体的还是要依据你所在地方的天气预报来看。

众所周知谷雨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是气温正式回升的一个分水岭,谷雨过后,气温会越来越高。谷雨节气后降雨增多,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茁壮成长。谷雨时节的南方地区,杨花落尽子规啼,柳絮飞落,杜鹃夜啼,牡丹吐蕊,樱桃红熟,自然景物告示人们:时至暮春了。这时,南方的气温升高较快,一般4月下旬平均气温,除了华南北部和西部部分地区外,已达20℃至22℃,比中旬增高2℃以上。

谷雨的时候天气以温暖为主,气温基本上稳定在20°左右。

谷雨前后气温大概多少度是很多人都有的疑问,不过依照往年来看每每再此期间除了北部和西部部分地区外,已达20℃至22℃,比中旬增高2℃以上。华南东部常会有一、二天出现30以上的高温,使人开始有炎热之感。低海拔河谷地带更是已进入夏季。

谷雨节气正值暮春时节,白天气温回升较快,但昼夜温差较大。所以大家要想再此期间出行的话建议大家多拿一件外套御寒。另外谷雨节气后降雨增多,空气中的湿度逐渐加大,此时我们在养生中应遵遁自然节气的变化,针对其气候特点进行调养。同时天气转温,室外活动增加,但这时杨絮、柳絮四处飞扬,过敏体质的朋友应注意防止花粉症及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等。也可每天早晚用冷水洗鼻和揉搓鼻翼,可改善鼻黏膜的血液循环,有助缓解鼻塞、打喷嚏等过敏性鼻炎症状。

谷雨气候特点:

谷雨气候

风沙

按照二十四节气,谷雨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处在暮春时节的谷雨,意味着春将尽,夏将至,冷空气大举南侵的情况比较少了,但影响北方的冷空气活动并不消停。

4月底到5月初,气温毕竟要比3月份高得多,土壤干燥、疏松;空气层不稳定,上层风动量下传,锋面气旋活跃,共同引发的大风、沙尘天气比较常见。

1993年、1995年、1998年、2005年的谷雨期间,都出现了强沙尘暴、沙尘暴。其中,1993年5月5日发生在甘肃省金昌市的黑风,瞬时最大风速达34米/秒(12级),能见度陡降为零,风沙形成的沙暴壁高达300-400米,上下有三层结构,每层有一球状尘团滚动,最下层呈现黑色,中上部红黄相间,以每小时90公里的速度自西向东移动,各地的气温急剧下降,最低气温降到-2-2℃。造成人员重大伤亡和经济损失,至今令人毛骨悚然。

大范围的浮尘天气,昏黄的天空,落下的黄尘,让诗人所描绘得草长莺飞、花红柳绿、春意盎然的景象黯然失色。

春旱

淮河流域是江南春雨和北方春旱区之间的过渡地区,从秦岭、淮河附近向北,春雨急剧减少。

谚语云:“清明谷雨雨常缺”,意思是说,在这两个节气期间,雨水紧缺。谷雨期间,海南岛、川西、广西西部、西北、华北的人们更加渴望雨水,一般年景,晴天多、日照强、蒸发大、多风沙、空气干,此时的雨水更是贵如油。越冬作物冬小麦、油菜等进入成熟期需要雨水,春天播下的谷子、玉米、高粱、棉花、蔬菜等,也要有雨水才能根深苗壮,茁壮成长,此时下场透雨,就相当于是在下粮食啊!

如果冬季降雪少,容易出现旱象。对于十年九春旱的地区,采取节水灌溉、实施人工增雨等措施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春旱也是林草火灾的帮凶,林区加强林火监测,防火宣传,可以说是到了紧要的阶段。

谷雨天气特点

强对流天气

一般来说,4~8月是一年中强对流天气的高峰期。进入5月,在南方的许多地区,局部的雷暴、冰雹、狂风、龙卷等灾害性天气会明显增多。防雷、防雹、防风提上日程。

大暴雨

在我国长江中下游、江南一带,往往开始明显多雨,而特别是华南,一旦冷空气与暖湿空气交汇,往往形成较长时间的降雨天气,也就进入了一年一度的前汛期。云雨中夹裹着的强对流天气,不仅会带来冰雹、雷暴等灾害性,有的还会伴随着短时间的、局地的大暴雨或特大暴雨,24小时的雨量可达300或400毫米以上,造成江河横溢和严重内涝,而时间较长的暴雨还会引发泥石流、山体滑坡等灾害。

谷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