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中秋节除了吃月饼之外,人们还会其他美食,其中,很多地方的人们会在中秋节这天买来大闸蟹,一家人享用。在这样的日子里,吃什么都是有一定寓意的,就像吃月饼寓意着团圆美满一样,中秋节吃螃蟹有什么寓意呢?你知道中秋节为啥要吃螃蟹吗?一起来了解。
中秋节吃螃蟹有什么寓意
中秋吃螃蟹
中秋节吃螃蟹的习俗由来已久,“蟹”与“谢”同音,而所谓“中秋月圆人圆”,中秋佳节在中国传统节日中恰好是一个充满着浓情厚谊的节日。游子归来、走亲访友、好友小聚、表达心意……这一个“谢”字再合适不过了,而“谢”要怎么说出口送出手?作为谐音字的“蟹”就再也合适不过了。
俗话有“西风响蟹脚痒”,说的就是每年中秋之时,螃蟹黄满膏肥,是最佳的品尝时机。螃蟹的营养丰富,尤其是蛋白质含量比猪肉、鱼肉都要高出几倍。
古时汉族的中秋宴俗,以宫廷最为精雅。如明代宫廷时兴吃螃蟹。螃蟹用蒲包蒸熟后,众人围坐品尝,佐以酒醋。食毕饮苏叶汤,并用之洗手。宴桌区周,摆满鲜花、大石榴以及其他时鲜,演出中秋的神话戏曲。
吃螃蟹讲究:
螃蟹最精华的部分,要数蟹黄和蟹膏。相关书籍介绍,蟹黄指母螃蟹的卵,蟹膏指公螃蟹的精巢,而秋天是许多螃蟹的产卵季节,农历八月母蟹最肥、蟹黄足,农历九月公蟹最香、蟹脂多。
所以秋季吃螃蟹时,区分雌雄两性可享受到时节最鲜美的蟹餐。螃蟹的吃法很多,最普遍的是清蒸,这样不破坏螃蟹的鲜味,还能最大限度地保留其营养。蒸时,最好在锅中放入几片生姜以去除蟹的寒性。
关于螃蟹的历史记载:
螃蟹
古人咏蟹常用“蟹黄”、“脂膏”、“嫩玉”,形容蟹之鲜美。此乃实指蟹的不同部位。“蟹黄”,就是雌蟹体内呈条状的紫褐色的叶状卵巢(熟后变黄色);“脂膏”,指雄蟹无色透明胶状的精囊,熟后呈桔红色块状,有“胸中藏琥珀”之称;“嫩玉”指螯肉,即甲壳里洁白细嫩的蟹肉如脂如玉。至于形容蟹“口吐明珠”,那是蟹于水中呼吸时吐出二氧化碳和水形成的泡沫,视之晶莹透明,恰好证明这只蟹是鲜活之物。
古代文人视食蟹为一乐,品蟹时更是津津乐道。宋代傅肱《蟹谱》状其奇:“蟹,以其横行,则曰螃蟹;以其行声,则曰郭索;以其外骨,则曰介士;以其内容,则曰无肠。”它还有许多雅号,如“铁甲将军”、“无肠公子”、“横行公”、“含黄伯”等等。是书还就蟹的形态、品种、采扑、加工食用等做出理论阐释,有一定的学术价值,是研究蟹文化的重要参考书目。
自古以来,蟹又被目为“水产三珍”,历代美食家对其称颂备至。宋代的大文豪苏东坡嗜蟹成癖,就是在仕途失意时仍不忘此物,发出“不到庐山辜负目,不食螃蟹辜负腹”的喟叹,他在《丁公默送螃蟹》诗中写道:“堪笑吴中馋太守,一诗换得两尖团。”“尖”,指雄蟹;“团”指雌蟹。苏学士以诗换鲜蟹,得意之情溢于言表,作诗纪之,足证食蟹欲望的强烈远胜他人。
南宋爱国诗人陆游晚年生活困顿,视力又不好,但偏爱食蟹。偶一得之,欢喜不已,状若顽童。有诗证之:“蟹肥暂擘(掰)谗诞堕,酒绿初倾老眼明。”你看他馋涎欲滴,急忙斟酒,以肥蟹作下酒之物,高兴得连昏花的老眼也顿觉明亮起来。
螃蟹
诗仙李白则常光顾长安的胡姬酒肆,吃腻了西域风味的牛羊肉,就想吃海鲜。有诗云:“摇扇对酒楼,持袂把蟹螯。”他觉得吮蟹肉饮美酒,自然是快事一桩。不过从节令看,这是夏日食蟹,否则不会“摇扇”,而蟹肉也远不及秋蟹黄鲜美。
苏东坡则喜食秋蟹,其诗云:“半壳含黄宜点酒,两螯斫雪劝加餐。”其时令当在初秋,雌蟹之卵黄刚生半壳,不是深秋正肥时,但是散发香气的蟹黄虽未大满,仍是佳肴。因此酒兴和食欲骤增,连呼“加餐”,实是呼唤再上熟蟹。此诗着墨不多,饕餮之状跃然纸上,产生了醉人的艺术感染力。
明代徐渭《题蟹》诗:“稻熟江村蟹正肥,双螯如戟挺青泥,若教纸上翻身看,应见团团董卓脐。”徐氏是明代杰出的画家,一次酒酣后画了一只秋蟹,品评后突发奇想,若是将画中蟹翻过身来看,定是黄膏丰腴的美物。他将“死物”赋予鲜活的生命,想象力之丰富非常人所及。这首题画诗的诗眼是“董卓脐”。史载奸雄董卓肥胖腆肚,硕脐深凹,后世约定俗成为典故,作某物肥得流油的隐词。
《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既是文学家又是美食家,他食蟹十分讲究,作诗纪其胜:“持螯更喜桂荫凉,泼醋擂姜兴欲狂。饕餮王孙应有酒,横行公子却无肠。脐间积冷谗忘忌,纸上染腥洗尚香。原为世人美口腹,坡山曾笑一生忙。”可谓吟哦食蟹之绝唱,不仅道出食蟹的佳期和方法(泼醋、擂姜、就酒),还告诉人们蟹脐性冷,多食易积寒于腹,故用姜、蒜解之。
螃蟹性寒,怀孕期间最好不要吃螃蟹这我们都知道。但是生完孩子后,忍了这么久,哺乳期可以吃螃蟹吗?很多人喜欢吃螃蟹,螃蟹的营养价值很高,那么哺乳期可以吃螃蟹吗?哺乳期吃什么最保险呢?妈妈们都看看。
哺乳期可以吃螃蟹吗?
因为螃蟹性寒,而且含有多种的蛋白质和嘌呤碱,多吃会有导致宝宝皮肤过敏的危险,还可能会加重湿疹,出现腹泻的情况,还会诱发宝宝自身免疫系统疾病等。而且螃蟹中容易有寄生虫和病毒或重金属铅等,这些都应让处于哺乳期的妈咪慎重地享用螃蟹。
所以妈妈为了宝宝的健康着想,还是要忍一忍,千万不能因为贪吃而让宝宝生病。如果可以的话,螃蟹最好还是不要吃,实在忍不住了,也只能吃一只过过口瘾,而且一定要吃新鲜的。
哺乳期吃什么最保险?
既然哺乳期妈妈还有诸多的饮食禁区,那么,吃什么最万无一失呢?专家推荐了以下的几款食品:
豆制品:各种豆制品换着花样的吃,易于催奶。钙、铁是宝宝成长中最重要的矿物质,如果保证母乳中有足够的钙、铁,就不需要添加人工制作的产品,大豆中的钙含量接近牛奶的两倍,铁含量也高于鸡蛋黄,大豆中的异黄酮还有双向调节人体雌激素的功能,会刺激泌乳素的产生。
坚果:坚果中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钙、铁、锌等矿物质,特别适合作为新妈咪的营养补充食品。但由于产后体质的原因和喂奶的补水需要,建议新妈咪将坚果粉碎后冲水喝,更易于消化吸收。
芝麻:富含蛋白质、铁、钙、磷等营养成分,滋补身体,非常适合产妇的营养要求。
花生:花生中富含蛋白质和不饱和脂肪,具有醒脾开胃、理气通乳的功效。煮花生、炖花生,特别是猪蹄炖花生是很好的下奶食谱。
丝瓜:丝瓜有行血,催乳功效。可以将丝瓜与肉汤等顿成汤吃。
【温馨提示】不仅新妈妈哺乳期吃螃蟹要注意,宝宝也是。
导语:中秋节除了吃月饼之外,人们还会其他美食,其中,很多地方的人们会在中秋节这天买来大闸蟹,一家人享用。在这样的日子里,吃什么都是有一定寓意的,就像吃月饼寓意着团圆美满一样,中秋节吃螃蟹有什么寓意呢?你知道中秋节为啥要吃螃蟹吗?一起来了解。
中秋节吃螃蟹有什么寓意
中秋吃螃蟹
中秋节吃螃蟹的习俗由来已久,“蟹”与“谢”同音,而所谓“中秋月圆人圆”,中秋佳节在中国传统节日中恰好是一个充满着浓情厚谊的节日。游子归来、走亲访友、好友小聚、表达心意……这一个“谢”字再合适不过了,而“谢”要怎么说出口送出手?作为谐音字的“蟹”就再也合适不过了。
俗话有“西风响蟹脚痒”,说的就是每年中秋之时,螃蟹黄满膏肥,是最佳的品尝时机。螃蟹的营养丰富,尤其是蛋白质含量比猪肉、鱼肉都要高出几倍。
古时汉族的中秋宴俗,以宫廷最为精雅。如明代宫廷时兴吃螃蟹。螃蟹用蒲包蒸熟后,众人围坐品尝,佐以酒醋。食毕饮苏叶汤,并用之洗手。宴桌区周,摆满鲜花、大石榴以及其他时鲜,演出中秋的神话戏曲。
吃螃蟹讲究:
螃蟹最精华的部分,要数蟹黄和蟹膏。相关书籍介绍,蟹黄指母螃蟹的卵,蟹膏指公螃蟹的精巢,而秋天是许多螃蟹的产卵季节,农历八月母蟹最肥、蟹黄足,农历九月公蟹最香、蟹脂多。
所以秋季吃螃蟹时,区分雌雄两性可享受到时节最鲜美的蟹餐。螃蟹的吃法很多,最普遍的是清蒸,这样不破坏螃蟹的鲜味,还能最大限度地保留其营养。蒸时,最好在锅中放入几片生姜以去除蟹的寒性。
关于螃蟹的历史记载:
螃蟹
古人咏蟹常用“蟹黄”、“脂膏”、“嫩玉”,形容蟹之鲜美。此乃实指蟹的不同部位。“蟹黄”,就是雌蟹体内呈条状的紫褐色的叶状卵巢(熟后变黄色);“脂膏”,指雄蟹无色透明胶状的精囊,熟后呈桔红色块状,有“胸中藏琥珀”之称;“嫩玉”指螯肉,即甲壳里洁白细嫩的蟹肉如脂如玉。至于形容蟹“口吐明珠”,那是蟹于水中呼吸时吐出二氧化碳和水形成的泡沫,视之晶莹透明,恰好证明这只蟹是鲜活之物。
古代文人视食蟹为一乐,品蟹时更是津津乐道。宋代傅肱《蟹谱》状其奇:“蟹,以其横行,则曰螃蟹;以其行声,则曰郭索;以其外骨,则曰介士;以其内容,则曰无肠。”它还有许多雅号,如“铁甲将军”、“无肠公子”、“横行公”、“含黄伯”等等。是书还就蟹的形态、品种、采扑、加工食用等做出理论阐释,有一定的学术价值,是研究蟹文化的重要参考书目。
自古以来,蟹又被目为“水产三珍”,历代美食家对其称颂备至。宋代的大文豪苏东坡嗜蟹成癖,就是在仕途失意时仍不忘此物,发出“不到庐山辜负目,不食螃蟹辜负腹”的喟叹,他在《丁公默送螃蟹》诗中写道:“堪笑吴中馋太守,一诗换得两尖团。”“尖”,指雄蟹;“团”指雌蟹。苏学士以诗换鲜蟹,得意之情溢于言表,作诗纪之,足证食蟹欲望的强烈远胜他人。
南宋爱国诗人陆游晚年生活困顿,视力又不好,但偏爱食蟹。偶一得之,欢喜不已,状若顽童。有诗证之:“蟹肥暂擘(掰)谗诞堕,酒绿初倾老眼明。”你看他馋涎欲滴,急忙斟酒,以肥蟹作下酒之物,高兴得连昏花的老眼也顿觉明亮起来。
螃蟹
诗仙李白则常光顾长安的胡姬酒肆,吃腻了西域风味的牛羊肉,就想吃海鲜。有诗云:“摇扇对酒楼,持袂把蟹螯。”他觉得吮蟹肉饮美酒,自然是快事一桩。不过从节令看,这是夏日食蟹,否则不会“摇扇”,而蟹肉也远不及秋蟹黄鲜美。
苏东坡则喜食秋蟹,其诗云:“半壳含黄宜点酒,两螯斫雪劝加餐。”其时令当在初秋,雌蟹之卵黄刚生半壳,不是深秋正肥时,但是散发香气的蟹黄虽未大满,仍是佳肴。因此酒兴和食欲骤增,连呼“加餐”,实是呼唤再上熟蟹。此诗着墨不多,饕餮之状跃然纸上,产生了醉人的艺术感染力。
明代徐渭《题蟹》诗:“稻熟江村蟹正肥,双螯如戟挺青泥,若教纸上翻身看,应见团团董卓脐。”徐氏是明代杰出的画家,一次酒酣后画了一只秋蟹,品评后突发奇想,若是将画中蟹翻过身来看,定是黄膏丰腴的美物。他将“死物”赋予鲜活的生命,想象力之丰富非常人所及。这首题画诗的诗眼是“董卓脐”。史载奸雄董卓肥胖腆肚,硕脐深凹,后世约定俗成为典故,作某物肥得流油的隐词。
《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既是文学家又是美食家,他食蟹十分讲究,作诗纪其胜:“持螯更喜桂荫凉,泼醋擂姜兴欲狂。饕餮王孙应有酒,横行公子却无肠。脐间积冷谗忘忌,纸上染腥洗尚香。原为世人美口腹,坡山曾笑一生忙。”可谓吟哦食蟹之绝唱,不仅道出食蟹的佳期和方法(泼醋、擂姜、就酒),还告诉人们蟹脐性冷,多食易积寒于腹,故用姜、蒜解之。
螃蟹既美味,又有着很高的营养价值。但大部分螃蟹生活在海里或近海区,因此螃蟹也属于海鲜。在吃海鲜的时候有很多禁忌,那么螃蟹不能和什么一起吃呢?一起来看看吧!
吃螃蟹后不能吃什么
一、吃螃蟹不能吃梨
螃蟹性寒凉、味咸,而梨也为凉性食物。螃蟹和梨一起吃会会损伤脾胃,引起消化不良。尤其是脾胃虚寒者不宜食用。
二、吃螃蟹不能吃羊肉
羊肉性味甘热,而螃蟹性寒凉。螃蟹和羊肉一起吃会大大减低了羊肉的温补作用,还会对脾胃造成伤害;很容易引起脾胃功能失常,进而影响人体的元气。
三、吃螃蟹不能喝浓茶
吃螃蟹的同时还不能饮茶。因为茶水会冲淡可以杀死螃蟹携带细菌的胃液,而且茶叶中的鞣酸还会与螃蟹中的蛋白质发生反应,可能导致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
四、吃螃蟹不能吃柿子
柿子和螃蟹属于同一个季节的,但两者却不能同食。因为柿子中也含有茶叶中有的鞣酸,会与螃蟹中的蛋白质发生反应产生鞣酸蛋白,难以消化。
五、吃螃蟹不能吃香瓜
香瓜即甜瓜,其性甘寒而滑利,有除热通便的功效。香瓜与螃蟹同食的话,会有损于肠胃,而且很容易致腹痛、腹泻等症状。
除了上述相克的食物以外,螃蟹还不能和雪糕、红薯、蜂蜜、泥鳅、葡萄、橘子、茄子、南瓜、化身、土豆、无花果等食物同食,都会对身体造成不好的影响。
导语:中秋是吃螃蟹的最佳时间,这个时节的螃蟹肉质最鲜美,蟹黄更丰富,口感更加。不过,螃蟹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吃,毕竟其性寒凉,起码对于体质虚寒的人来说,是不宜过多食用的。那么,具体中秋节吃螃蟹注意事项有哪些?中秋节吃螃蟹有什么忌宜?一起来了解。
中秋节吃螃蟹注意事项
中秋吃螃蟹
1、可能导致腹泻。中医认为,螃蟹性寒凉、味咸,脾胃虚寒者吃后会容易引起腹痛、腹泻或消化不良等症。现代医学认为,螃蟹的蛋白质含量高不易消化。解决办法:每次吃一只,并佐以性温的老醋、姜末、紫苏同食;胃肠道疾病者不建议食用,吃了可能加重病情。
2、可能导致痛风。螃蟹中含有嘌呤和甘酸两种成分,会在血液中产生过多的尿酸。尿酸偏高的人群,可能会诱发痛风。
3、吃螃蟹时不应同时饮茶。茶水会冲淡胃液,而胃液有杀菌作用,能杀死螃蟹携带的细菌。茶水中鞣酸含量较高,鞣酸和蟹肉里的蛋白质会产生鞣酸蛋白,更难消化,可能导致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
4、螃蟹和柿子相克。由于螃蟹和柿子同属于一个季节的产物,故同时吃的概率比较高。柿子中含有的鞣酸与茶水中的鞣酸相同,吃过后的症状也同茶水。两者同吃仅为消化不良,并不会中毒。
5、可能导致全身瘙痒。蟹肉通过肠壁进入人体循环,蛋白质等不易分解的大分子会诱发人体的过敏反应,表现为胃肠平滑肌痉挛和皮肤瘙痒起包甚至水肿。
中秋吃螃蟹
6、有引发中风风险。螃蟹属于高胆固醇食物,蟹黄中含量最高,每100g含470mg的胆固醇。《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胆固醇摄入量应控制在300mg/天以内。建议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吃螃蟹时不吃或少吃蟹黄,并且佐餐搭配要荤少素多、清淡为宜。
7、死蟹、隔夜蟹应丢弃。螃蟹有高含量的蛋白质,死蟹及隔夜蟹中的蛋白质会分解成组胺而导致过敏反应,即上吐下泻或起包瘙痒甚至水肿。
8、不吃四“部件”。螃蟹的体表、腮部和胃肠道占满了细菌、病毒甚至寄生虫等致病物。因此吃蟹时必须除尽蟹腮、蟹肠、蟹心(俗称六角板)和蟹胃(即三角形的骨质小包,内有泥沙)。尤其是醉蟹,这些致病物还是活的,更不能吃。
9、食蟹宜搭配酒类。
白葡萄酒、干白有杀菌作用,口味清爽,白葡萄酒的酸味可以唤醒味蕾,让人产生愉悦清爽的口感。
红葡萄酒:红酒的单宁与蟹肉产生的化学反应,容易去除蟹肉的腥味。
白酒:脾胃虚寒人群吃螃蟹易腹痛腹泻,配上活血驱寒的白酒可以减轻或消除这些不适的感觉。
黄酒:有提味的作用,其中酒精能除腥,甜味可以增鲜。
螃蟹怎么保存?
中秋螃蟹
生熟有别。由于螃蟹富含蛋白质,所以即使已经烹调过了也很容易被细菌侵袭。专家建议按量烹调螃蟹,现做现吃,尽量趁热一次性吃完。如果一餐没有吃完,可以及时冷藏,并保证彻底加热杀菌后再吃。如果买了太多螃蟹,一次吃不完,可以参考以下的方法储存。
方法一:容器圈养。买回来的螃蟹如果需要暂时保存3天至5天的时间,可以把自来水先晒热杀菌2小时,再放到阴凉地方使水温降低,去除自来水中的细菌。然后,把水和螃蟹放入较大较深的塑料水盆或水桶中,注意水不要太深,以螃蟹能站起来、能够在水面呼吸的深度为宜。如果需要储存的时间较长,建议在水中投放少量的小鱼小虾。
方法二:用冰箱保存螃蟹。选活力旺盛的螃蟹,把螃蟹的脚捆起来,或者用一个能透气的网袋放螃蟹,然后把口袋扎紧,这都是为了限制螃蟹的活动,以减少螃蟹的新陈代谢和体力消耗,然后放在冰箱的冷藏柜,温度保持5度至10度,盖上湿毛巾保存即可。重要的一点是,不要忘了隔天用冷水浸泡一下让它喝上一点水,千万不要让它脱水。另外,必须每天检查螃蟹,把活力不足的螃蟹及时吃掉。
导语:中秋节很多地方有吃螃蟹的习俗,而确实从季节上来讲,这个时节也是吃螃蟹的最佳时间,味道最鲜美。不过,喜欢吃螃蟹的人都知道,不同时节,选择螃蟹的性别也是不同的。只有选对性别,口感才是最佳。那么,中秋节吃螃蟹公的好还是母的好?到底中秋节吃什么螃蟹好?一起来了解。
中秋节吃螃蟹公的好还是母的好
中秋节吃螃蟹
吃母蟹。中秋是农历八月十五,在九月前最好都吃母蟹,在野生的环境中,到了农历九月,母蟹的蟹黄长得最丰满;到了十月,公蟹的蟹膏(蟹油)长得最厚实。所以,过去吃螃蟹,有“九雌十雄”的说法。就是农历九月里要吃母蟹,农历十月里要吃公蟹。
中秋节吃什么螃蟹?
1、沙母蟹:沙母蟹是在市场上最常见的海蟹品种,适合烹炒,肉质细嫩,鲜美得让人恨不得把舌头也吞下去。每年十月是吃这种螃蟹的最好季节。
2、兰花蟹:兰花蟹因其爪形和颜色若兰花,所以得此雅名,兰花蟹也是海蟹,肉质鲜美、甘甜,蒸煮、煲粥,无不鲜美。兰花蟹适宜清蒸食用,它的肉质洁白紧实,鲜嫩可口。
3、梭子蟹:梭子蟹又称三疣梭子蟹,味鲜香,蛋白质丰富,适用于多种烹调方法。可整只蒸、葱油、炖蛋、葱姜炒、油烙等。
4、大闸蟹:此蟹产于江苏苏州地区阳澄湖,是闻名国内外的中国名产。阳澄湖湖水大闸蟹,个大体肥,一般三只重500克,大者只重250克以上,最大者可达500克,青背白肚金爪黄毛,十肢矫健,蟹肉丰满,营养丰富。自古以来,阳澄湖大闸蟹即令无数食客为之倾倒。
如何选购优质螃蟹?
螃蟹
掂:掂掂蟹的重量,越重的就越肥。
捏:用拇指和食指捏起蟹背并轻轻晃动,蟹爪下垂并跟着晃动的是死蟹,蟹爪坚挺可以自行摆动的是活蟹。同时,蟹脚越硬的越熟、越肥美。很多人买梭子蟹时都不喜欢“断腿断脚”的梭子蟹,觉得不新鲜。但是,梭子蟹每脱一次壳,就会大一圈,所以这些很有可能是即将脱壳的蟹,往往会更鲜美。总体来说,不论是蟹腿还是蟹身,捏起来比较硬的梭子蟹,肥度都会好一些。
逗:如果用手逗弄蟹的眼睛时,它立即有反应,则表示其活力十足。
翻:将螃蟹翻转过身来,让它腹部朝天,如果它能迅速翻转身体,则说明螃蟹活力强,反之,则活力差。
看:看壳背,呈黑绿色,带有光泽的是肉厚壮实的蟹。看尾端,肚脐凸出来,且蟹脐两旁会透出红色(俗称“红印”),一般都是膏肥脂满的蟹。看蟹足,绒毛丛生,则蟹足老健;蟹足无绒毛,则体软无力。如果是挑梭子蟹等海蟹,则可以看梭子蟹的蟹腹纹路,纹路越深,屁股与肚脐处越厚,则越肥美。梭子蟹还可以看蟹壳,背部颜色越深的梭子蟹,越肥美,或者把梭子蟹举起来对着光看,如果蟹壳最边缘处可以透光,和蟹身之间的空隙不饱满、空隙大,则说明蟹肉没有长满整个蟹壳,蟹的肥度与成熟度就不太好,而空隙越小,梭子蟹也就越肥美。“雌九雄十”是老饕们品食大闸蟹等河蟹的经验之谈。农历九月,蟹脐呈圆形的雌蟹,黄满肉厚;农历十月,蟹脐呈尖形的雄蟹,膏足肉坚。消费者可以依据时令,在细品“壳薄胭脂染,膏腴琥珀凝”,与大快朵颐“壳凸红脂块块香”之间,随心选择。与大闸蟹等河蟹一样的是,梭子蟹的肚脐也是雌圆雄尖。而与其不同的是,梭子蟹母蟹的肚脐带有黑红色,公蟹的肚脐则是白的,但无论雌雄,每年农历八九月份都是梭子蟹最肥美的时候。
螃蟹怎么做好吃?
吃螃蟹
清蒸大闸蟹
材料:大闸蟹3只,姜1小块,大蒜3瓣,小葱1棵,生抽15ml,香醋15ml,香油15ml
步骤:大闸蟹刷洗干净,蒸锅中放入适量热水,大火烧开后将大闸蟹肚子朝上放入蒸锅中,盖上锅盖蒸15分钟左右,老姜洗净去皮切碎,大蒜拍破切末,小葱洗净切碎,将生抽、香醋、香油、葱姜蒜末放入碗中,混合均匀成蘸料备用,将蒸好的闸蟹取出,解去绳子装盘,吃时蘸料汁即可。
姜葱炒梭子蟹
材料:梭子蟹,姜,葱,蒜,盐,糖,美极鲜酱油
步骤:梭子蟹清洗干净,去除尾部去蟹腮,用毛刷刷干净,由蟹肚中间剖开,再分切成6块;蟹钳用刀背略砸破;姜切丝,葱切段,蒜切片,取适量生粉放入盘中,将切块的蟹两面均匀沾上生粉,钳及壳不用沾粉;锅中多放些油烧热后,先放入姜丝蒜片略煸香,再将所有梭子蟹块一同放入锅,大火爆炒至颜色变红,调入多一些的黄酒,适量白糖,美极鲜酱油翻炒,可添加少许水使食材湿润,出锅前撒上葱段再翻炒两下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