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屋
日历

大暑的节气含义

    大暑   节气   含义
《大暑的节气含义 大暑节气的定义》

大暑时节的天气真的是高温难耐,容易使人们的血压升高,经常会出现莫名的心烦意乱,而且遇到烦恼的事情更容易发火。那么,大家清楚大暑的节气含义是什么?大暑节气的定义是什么?今日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比较实用的内容,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

大暑节气的定义

大暑的节气含义

大暑的节气含义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斯时天气甚烈于小暑,故名曰大暑。每年公历7月22—24日交节,太阳黄经为120°时为大暑。

“暑”是炎热的意思,大暑,指炎热之极。大暑相对小暑,更加炎热,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湿热交蒸”在此时到达顶点。

我国古代将大暑分为三候:“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世上萤火虫约有二千多种,分水生与陆生两种,陆生的萤火虫产卵于枯草上,大暑时,萤火虫卵化而出,所以古人认为萤火虫是腐草变成的;第二候是说天气开始变得闷热,土地也很潮湿;第三候是说时常有大的雷雨会出现,这大雨使暑湿减弱,天气开始向立秋过渡。

为什么大暑是最热的时候

因为从太阳辐射到大气增温中间要经过两个环节,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

1、太阳辐射使地表增温;

2、地面辐射使大气增温。两个环节达到最大值都需要时间,所以大气最高温的出现要向后推迟。

在以上两个环节过程中要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影响大气增温的众多因素中最主要的是天气状况,雨量少,天气晴朗,大气温度高。从夏至开始,地表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等到大暑的时候,气温刚好升到最高。

大暑节气是中国大部分地区为一年最热时期,气候特征是:“斗指丙为大暑,斯时天气甚烈于小暑,故名曰大暑。”大暑正值中伏前后,这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在我国很多地区,经常会出现摄氏40度的高温天气,在这酷热难耐的季节,防暑降温工作不容忽视。

头伏、二伏,横跨大暑,一般为一年中最热的日子;三伏时虽已立秋,但天气仍然炎热,因而又有“秋老虎”之称。因一伏、二伏、三伏天都很热,所以称“热在三伏”。

其实影响空气温度的主要因素是太阳辐射强度,太阳光热并不能直接使气温升高。空气中的各种气体直接吸收阳光的热能只有14%左右,而43%左右的热能被地面所吸收。地面吸收了太阳辐射热量后,再通过辐射、对流、乱流等形式向空中传导,这种向上输送热量的结果,是使气温升高的主要原因。所以说,地面温度的升高,主要是吸收太阳辐射能量的结果。

大暑如何保持身体健康

1、“安眠”

大暑一定要保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心情平静,但夏季闷热,很多人难以入睡,容易早醒。

大暑可能是一年中睡眠质量最差的时期。要想睡得好,睡前一定要摒弃杂念,先让心平静下来,心情和内心才会平静下来,这样我们才能更快入睡。

另外,大暑睡眠时间的减少可以通过午休来弥补。

2、笑着“敞开心扉”

大暑高温炎热,容易使血压升高,常出现莫名的烦躁和愤怒。

这个时候,你应该保持乐观,避免急躁和愤怒,经常微笑,做一些情绪舒缓的活动,比如:听舒缓的轻音乐,打坐打坐,画画,看书等都有助于情绪的控制。

夏季高温天气特征

我国夏季炎热,气候炎热潮湿,雷雨频繁。高温多雨,雨热同时进行,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夏热是全年日照最多、气温最高、雷雨多的节气。

一般来说,夏季节气是华南地区一年中阳光最充足、最热的时期。是华南西部多雨、雷暴、30℃以上高温日数最集中的时期。高温最频繁的时期。

在江南,“夏雨小如银,夏雨大如金”、“多雨多囤米”、“多雨多粮棉多”、“大旱无灾”。,一亩地会增加“一担”的说法。在这个炎热的季节,雨滴如金。

在北部内陆地区,夏季干燥炎热,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年降水量多为400-800毫米,降水集中在7、8月份。从大夏节开始,华北地区也进入了一年中雨量最大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