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屋
万年历

开车

2021/9/26 13:11:09
万年历日历:开车知识
开车知识
下雪天开车要注意什么

众所周知,北方的冬天都是要下雪的,但是对于开车来说,又增加了危险系数。大雪加上湿滑的路面,即使是有很多年驾龄的老司机也犯了难,更别说新手了。那么下雪天开车的注意事项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

下雪天开车注意事项

1、在下雪天开车的时候,一定要认真清理挡风玻璃、车窗和反光镜上的积雪。千万不能偷懒,除了用拖布清扫前挡风玻璃的积雪外,还需要重点清除左右侧窗、后视镜以及后挡风玻璃上的积雪,以免等到发现了视角盲区,再在路边停车扫雪造车交通隐患。

2、注意起步的时候需要缓慢抬起离合器,在行驶的时候需要保持低速的平稳的状态,还需要保持匀速直线行驶,必要时降低档位制动汽车。

3、在冰雪路面驾驶的情况下,可以开启汽车的雪地模式驾驶。雪地模式是通过汽车变速箱操控选择的,可以避免汽车在冰面或路面等地方打滑,增大汽车轮胎的抓地力,使驾驶员更容易在实际中控制汽车。汽车分为手动挡和自动挡两种形式,自动挡车型的变速箱可以调整为雪地模式,加入一些自动化程序,使汽车更平缓地输出,在北方使用雪地模式可以使汽车在路面行驶时更加安全。

4、雪天一定不能猛踩刹车,那样将很可能造成侧滑。如果产生侧滑,应马上松开刹车,让方向盘能够重新控制汽车。进入转弯前采取制动措施,千万不要在弯道中踩刹车,那样的话,惯性将使汽车失去控制。


驾驶证丢失有电子驾驶证能开车吗

驾驶证分为A驾驶证、B驾驶证、C驾驶证、D驾驶证、E驾驶证、F驾驶证等。有朋友不小心丢了驾驶证,所以想提前了解一下:驾驶证丢失有电子驾驶证能开车吗?丢了驾驶证有电子驾驶证可以开车吗?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相关信息,供大家参考!

驾驶证丢失有电子驾驶证能开车吗

有电子驾驶证能开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十九条驾驶机动车,应当依法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申请机动车驾驶证,应当符合国务院公安部门规定的驾驶许可条件;经考试合格后,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发给相应类别的机动车驾驶证。

持有境外机动车驾驶证的人,符合国务院公安部门规定的驾驶许可条件,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考核合格的,可以发给中国的机动车驾驶证。

驾驶人应当按照驾驶证载明的准驾车型驾驶机动车;驾驶机动车时,应当随身携带机动车驾驶证。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以外的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收缴、扣留机动车驾驶证。

不带驾照处罚规定

开车未携带驾驶证会扣1分,罚款20--200元不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五条 上道路行驶的机动车未悬挂机动车号牌,未放置检验合格标志、保险标志,或者未随车携带行驶证、驾驶证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扣留机动车,通知当事人提供相应的牌证、标志或者补办相应手续,并可以依照本法第九十条的规定予以处罚。

第九十条 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关于道路通行规定的,处警告或者2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处罚。

扣分依据:《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附件3 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记分分值》第5条第5项: 机动车驾驶人有下列违法行为之一,一次记1分;上道路行驶的机动车未放置保险标志,未随车携带行驶证、机动车驾驶证的。

驾驶证电子化等四项交管措施将在全国分批推行

公安交管十二项便利措施已惠及一亿人次,减少群众企业办事费用十七亿元

为进一步深化公安交管“放管服”改革,扩大改革措施覆盖面,经部分省市试点推行,9月1日起,驾驶证电子化、二手车异地交易登记、“交管12123”App核发货车电子通行码、交通事故证据材料网上查阅等4项“我为群众办实事”公安交管便利措施将在全国分批推行。

在天津、成都、江苏苏州3个城市试点机动车驾驶证电子化基础上,北京、长春、南宁等28个城市将推广应用驾驶证电子化。通过全国统一的“交管12123”App发放电子驾驶证,电子驾驶证在全国范围内有效,办理交管业务、接受执法检查时出示使用,并拓展客货运输、汽车租赁、保险购置等社会应用场景,为驾驶人提供在线“亮证”“亮码”服务,进一步简化办事手续资料,提升证件使用便捷度,更好便利群众办事出行。

在天津、太原、沈阳、上海等20个城市试点推行小型非营运载客汽车二手车交易登记“跨省通办”基础上,北京、石家庄、济南等218个城市将推广应用,其中山西、广东、广西等10个省(区)将在全省推行。对二手车需要在异地交易的,实行二手车交易登记一地办理、档案电子化网上转递,实现二手车全国范围内跨省跨市异地交易登记,无需两地往返。

在南京、南昌、海口、乌鲁木齐4个城市试点货车所有人或者驾驶人通过“交管12123”App申请电子通行码基础上,天津、济南、昆明等70个城市将推广应用“交管12123”App核发货车电子通行码,进一步简化申请手续,减少纸质材料和来回往返,助力现代流通体系建设。

在上海、江苏等6省(市)试点证据材料网上查阅基础上,再增加北京、天津、河北、山西、江西、湖北、湖南、海南8个省(市)推广应用。当事人在收到交通事故认定书或者事故证明后,可以通过互联网交通安全综合服务管理平台、“交管12123”App查阅、复制交通事故现场图、勘查笔录、鉴定意见等证据材料,实现“现场查阅”扩展到“网上查阅”。

据了解,6月1日,公安部推出实施“我为群众办实事”公安交管12项便利措施,机动车驾驶证电子化等便利措施试点实施以来,已惠及1亿人次,减少群众企业办事费用17亿元。其中,195万名群众通过“交管12123”App领取电子驾驶证;169万名新考领驾驶证人员享受到驾考便利;1200余个市(县)划定3.9万条允许夜间、周末、假期停车路段,为280余万辆车提供停车便利;4000余名老年人由亲友通过“交管12123”App网上代办车驾管业务;2.5万名车主在车辆转入地直接办理交易登记手续,实现二手车交易登记“跨省通办”。

下一步,公安部交管局将在全国尽快推广应用相关措施,实现简政减证全推广,便民惠民全覆盖。


新手开车起步步骤

1.绕车一周,检查车身周围情况,调整好座椅,系安全带。2.先打左转向灯,再轻鸣喇叭。3.轻踩离合,挂一档起步,轻踩刹车,防止车身后溜。4.松驻车制动,慢抬离合,轻踏油门。5.看左后视镜安全后,提速变道,慢慢汇进车流。

如果是在坡道起步,与平道是一样的,车辆有抖动时迅速松开手刹,紧接着跟进油门即完成了起步。松手刹不能太快了,离合没有抬到位的话,马上就会容易溜车。

自动挡车起步比手动挡要简单一些,因为车的离合和刹车公用一个踏板,和手动车差不多一样,起步前要调整好座椅,踩住刹车,把档位推到“D”的位置,加油慢慢起步就可以了。

新手开车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牢记文明驾驶规则,刚开始开的时候,一定要稳住速度,车背后一定要贴实习标志。


高速开车遇到大暴雨有什么办法

在暴雨中行车,具有许多安全隐患,如能见度下降、地面湿滑、雷电大风等都是会影响安全的因素。那么,今天小编就跟朋友们来好好说说,高速开车遇到大暴雨怎么办?高速途中遭遇大暴雨怎么办?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请大家一定要收下!

高速开车遇到大暴雨怎么办

第一:降低车速,紧握方向盘,在这种大暴雨的情况下,车主第一时间做的应该是紧紧的握住方向盘,并根据情况不断控制自己的车速,与前方的车辆控制好的车距。并且不要靠边行驶,防止有大货车。基本上在这种情况下司机都会不超车,速度也都慢了下来。

第二:将汽车的车灯打开,由于下暴雨对于车主的视线有很大的影响,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打开车辆的灯光让其他汽车车主能发现你,一般来说我们需要打开近光灯和雾灯,很多人说为什么不打开双闪呢?如果打开双闪的话,真的遇到故障车的话就很难区分了,如果是暴雨的话,天一般都会马上黑下来的,所以车主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打开大灯和雾灯,尤其是雾灯,因为天暗的情况下再加上暴雨,前方能见度低,而雾灯的穿透力比较强,能给前后方车辆一个警惕,以免发生相撞。

第三:开冷气除雾,在暴雨天气的时候,由于温度急剧下降,所以车内外温度容易相差过大,挡风玻璃就会形成雾气,雾气会极大的阻碍驾驶员的视线,在高速上这是非常危险的,如果用纸巾或抹布去擦拭,也是不现实的,所以这时要开启冷风来进行除雾,而不是开启热风。

第四:不要紧急踩刹车,在下暴雨的时候踩刹车要注意,由于地面湿滑,汽车的制动效果不好,如果紧急刹车的话可能会发生侧翻的现象,不仅容易发生意外,还对交通有很严重的影响,我们需要握紧方向盘,然后可以采用点刹的方式,慢慢的将速度给降下来,遇到低洼积水,千万不能急踩刹车,要握紧方向盘,避免车轮偏向,并松开油门,让车辆自行通过积水区。

第五:变道前要多观察,暴雨来临时,很多车主都希望能将车暂时停在服务区,不过在变换车道时犯了难,因为后视镜已模糊不清,看不到后面的情况,所以谁也不敢盲目变换车道。在看不清的情况下,尽量还是不要变线,如果说到了非变不可时,首先要提前开启转向灯光,引起其他车辆的注意,同时减速行驶,确定安全的行车间距后,再采取变换车道的措施,整个过程要沉着一些,不要慌张。

暴雨的形成

暴雨形成的过程是相当复杂的,一般从宏观物理条件来说,产生暴雨的主要物理条件是充足的源源不断的水汽、强盛而持久的气流上升运动和大气层结构的不稳等。

大量的水汽是如何上升到高空变冷而凝结成雨滴的呢?三种情况,可以使水汽上升。

对流性降水。太阳照射引起水汽上升成云致雨。在强烈太阳辐射下,水面受热蒸发,变成看不见的水汽,进入低层大气中。低层大气也急剧增热膨胀而变轻,这饱含水汽的又热又轻的空气,像“坐电梯”似的,扶摇直上,进入蔚蓝的天空。

锋面性降水。水汽在锋面上升成云致雨。冷空气形成看不见的“斜面楼梯”,使水汽滑升进入上层大气。冷、暖空气交汇,形成锋面。富含水汽的暖而轻的空气就会在冷而干的空气上方滑升或被抬升,使得水汽上升而形成浓厚的云层。

地形性降水。水汽在迎风坡被抬升成云致雨。从水汽丰富的地区水平移动的暖湿气流,如果在它的前进方向上遇到山脉、丘陵或高原等地形的阻挡时,被迫沿着山坡向上“爬”而进入较高处,从而在迎风坡上成云致雨。


冬天开车开暖风用内循环还是外循环

由于冬天很冷,许多朋友会在开车的时候开暖风。有一些朋友想了解冬天开车开暖风的相关内容,那么,大家清楚冬天开车开暖风用内循环还是外循环?冬季开车开暖风用内循环还是外循环好?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相关信息,供大家参考!

冬天开车开暖风用内循环还是外循环

先用内循环开启暖风,当车内温度上升后,并且开了一段时间后,可以切换为外循环,有助于车内空气流通,保持车内空气的清新,假如长时间开内循环,会造成车内二氧化碳过多,人发生困倦甚至晕厥,所以偶尔要开窗或者外循环保证车内氧气。

什么是内、外循环

内循环很好理解,就是指车厢内的空气循环。这时,空调的鼓风机是关闭状态,外部的排风口也会关闭。不让外面的空气进入车内,只利用车内已有的空气进行循环,可以阻止外面的有害物质跟着新鲜空气进入车内。

而外循环是利用风机将车外的空气抽吸到车内,也就是说车外与车内的气道是流通的,风扇打出的风来自车外,即使不开风机,车辆行驶中仍然有气流吸入到车内,补充车内的新鲜空气。有时觉得关了风扇还是有风,就是因为车主设置了外循环。

既然内循环有利于保温,是不是就意味着冬天开暖风时,应该开内循环呢? 当然不是,正确做法是内外循环交替使用。

在热车的时候,因为防冻液水温上不来,所以在水温有点动静的时候,最好先开内循环保住初始的热量,这样可以热得更快,对热车也有好处,但是温度上来以后还是尽量切换成外循环。

需要住的是,不能为了提高车内温度而一直使用内循环,时间长了随着温度的上升,车内含氧量也会下降,这时候人最容易犯困,影响安全驾驶。

有些车主可能会疑惑:外循环一旦开启,吹进来的不是冷风吗?

实际上并不是这样,外循环开启后会依靠自身的电加热网把新鲜空气进行加热,所以即使开了外循环,空气依旧很暖和。

停车前几分钟,关闭暖风,开启外循环,让空调管温度和外界气温大致接近,可以保证空调系统内的相对干燥,避免滋生细菌。

总而言之,用内循环还是外循环要视情况而定。

冬天汽车如何开暖风

先热车再开暖风

冬季,很多车主因为怕冷,车辆一启动就把空调开到暖气,其实,因为冬天发动机刚刚启动,水箱的温度还很低,打开空调不仅不可能快速提升车内温度,反而增加了发动机负担,耽误了发动机温度正常提升。正确的做法是,先启动发动机预热,等发动机温度指针到中间位置后,先打开暖风空调,同时把空气循环设置为外循环,让车内的冷空气排除车外,等待2~3分钟后,将空气循环设置为内循环即可。

巧用暖风除雾

冬季遇到下雨时,由于空气湿度高,车内外温差大,车内很容易产生雾气,除雾最好的方式就是利用空调,可如果空调使用不当,不仅除不了雾,反而还制造雾气。很多车主都知道摇下车窗除雾按钮,冷风就会自动吹向挡风玻璃,可以很快消除车窗上的雾气。但有时,车主会发现雾气刚除了不久,一会儿就又生起了,面对这种反复的起雾,车主应该如何应对呢?这时车主可以采取开暖风除雾的方式,把空调温度调节按钮转到暖风方向,空调方向按钮转到玻璃出风口,这时热风就会直接吹向前挡玻璃,这种除雾的方法不会像前一种方法那样快,一般会持续1~2分钟左右,但是不会反复起雾,因为热风将玻璃上的湿气都吹干了。

开暖气注意防干燥

冬季开车时暖风温度不宜过高,否则容易造成困倦而引发事故。特别是在高速路行驶过程中,如果暖风温度开得过高,就更容易加重车主的困倦,极有可能出现事故。冬季气候本身比较干燥,开暖气会让车内空气更干燥。同时,干燥空气还容易产生静电。为防止太干燥,车内除了可以使用车载保湿机,也可以放一块湿毛巾,铺在仪表板上。开启暖气后,出风口不宜直接对准面部吹,这样更容易让皮肤干燥。

记得驱逐混浊空气

相信不少车主会发现,无论在自己的车内还是坐别人的车时,当打开空调暖气一段时间后,在感到明显暖意的同时,往往会产生一种呼吸起来不太舒服的感觉。金华皇马美车饰的专业人士介绍,这是由于车内本身处于密闭的空间,如果车上人员比较多,就会因为空气不流通产生不适感。这时,车主可以将四个车窗都打开一条细缝,将车内部分污浊的空气排出车外,让新鲜的空气进来,这样胸口发闷的感觉就会有效得到缓解。


高铁白天行驶时为何也要开车头照明灯

导语:一般高铁晚上开车头照明灯我们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天黑,需要照明才行安全行驶嘛。但是,很多人发现了,高铁车头照明灯竟然白天也是开着的。那么,你知道高铁白天行驶时为什么也要开车头照明灯吗?到底高铁白天也开车头照明灯的原因是什么?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

高铁白天行驶时为什么也要开车头照明灯

高铁

给前方发送信号。火车在白天也需要打开车灯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列车路上可能会经过多个隧道、遇到各种极端天气,打开车灯可以方便司机观察路况。其次,车灯和鸣笛还可以提醒车站工作人员有列车接近或驶出,方便他们了解列车运转情况。

为保证铁路运输安全而装设在机车车辆和车厢上用作照明和信号的一类交通灯。

早期的火车车厢内燃点油灯,后改用煤油气灯,20世纪初逐渐使用白炽灯。1910年以后,机车车头装上白炽灯的前照灯,照射距离为300m。1950年以后,车厢内开始采用荧光灯,使车厢内照度达到100~300lx。随后,逐步采用了高频供电技术和三基色荧光灯,照明质量明显提高。除在特殊场所、辅助照明场所和高级客车的豪华型装饰灯中使用白炽灯照明外,荧光灯已成为客车照明的主要光源。1965年后,机车的前照灯采用超高压球形汞氙灯作为光源,这种光源的照射距离达到1000m以上。照射距离的增加,促进了现代长途和高速列车的发展。

车灯分机车灯和车厢灯两大类:

高铁灯

机车灯

包括前照灯、标志灯和车内照明灯。①前照灯,又名车头灯。机车前、后上方各装一盏,其形状和功能与探照灯相似,光源采用超高压球形汞氙灯,功率有500W和1000W两种,供电电压为直流50~110V,工作时须用触发器启动。②标志灯。用于表示机车运行方向和运行线路的类别。分前标灯和后标灯,前者装在机车前端面的两侧,后者装于机车后方两侧(指非对称车型),光源采用60~200W的白炽灯。

高铁

车厢灯

包括车厢内使用的各种灯具,如棚顶灯、壁灯、镜前灯和尾侧灯等。①棚顶灯。装于车厢内部客室、通道和走廊等处的棚顶上,是车厢照明的主要灯种。②尾侧灯。装于列车尾部车辆的外侧,表示列车运行方向。各国车厢都采用均匀柔和无眩光的照明方式,选用漫射式的灯具,使车厢内有足够的照度和均匀度。卧车内按室布置,座车内则采用单光带或双光带两种照明方式。光源使用15、20或40W的荧光灯,有的还使用110W直管形荧光灯或环形、 U形荧光灯。车厢内的灯具须具有灵活方便的开启结构和良好的密闭性,外形分矩形和圆形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