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屋
万年历

古尔

2022/9/13 21:46:46
万年历日历:古尔知识
古尔知识
古尔邦节是什么意思

在伊斯兰历的12月10日前后就是古尔邦节,这个节日从名字来看,除了可以确认这是个少数民族节日之外,我们也得不到其他的信息,因此很多人即使是听过这个节日,也不知道古尔邦节是什么意思,更不好说古尔邦节的意义了。

古尔邦节是拉丁文 Eid Adha的音译,又称宰牲节,尔德节。古尔邦节与开斋节(肉孜节)、圣纪并列为伊斯兰三大宗教节日。“古尔邦”在阿拉伯语中称作尔德古尔邦,或称为尔德阿祖哈。“尔德”是节日的意思。“古尔邦”和“阿祖哈”都含有“牺牲”“献身”的意思,所以一般把这个节日叫“牺牲节”或“宰牲节”。也译作“库尔班”。

古尔邦节民间传说

古尔邦节的宰牲,起源于伊斯兰古代先知易卜拉欣的故事。

易卜拉欣独尊安拉并无比忠诚,他常以大量牛、羊、骆驼作为牺牲献礼,作为敬拜安拉的一种方式,人们对他无私的虔诚行为大惑不解。而且当时易卜拉欣老来无子,甚是烦恼,即向安拉祈祷:倘若安拉给他一子半女,即使以爱子做为牺牲,他也决不痛惜。后来,他的妻子真生了一个儿子——伊斯玛仪,伊斯玛仪的出生,给他老两口带来了无尽的愉悦。光阴荏苒,他把许愿的事情忘记了。在伊斯玛仪长成一个英俊的少年的时候,安拉的考验来了。安拉几次在梦境中默示他履行诺言。

于是他先向爱子伊斯玛仪说明原委,并带他去麦加城米纳山谷,准备宰爱子以示对安拉忠诚。途中,恶魔易卜劣厮几次出现,教唆伊斯玛仪抗命和逃走,伊斯玛仪拒绝魔鬼的诱惑,愤怒地抓起石块击向恶魔,最后顺从地躺在地上利勒奉安拉之命降临,送来一只黑头羝羊以代替牺牲。安拉并默示:“‘易卜拉欣啊!你确已证实那个梦了。’我必定要这样报酬行善的人们。这确是明显的考验。” 。

为纪念这一事件和感谢真主,先知穆罕默德继承了这一传统,列为朝觐功课礼仪之一。教法规定;凡经济条件宽裕的穆斯林,每年都要奉行宰牲礼仪。朝觐者在12月10日举行宰牲,其他各地的穆斯林自10~12日,期限为3天。超逾期限,宰牲无效。穆罕默德在麦加传播伊斯兰教时,真主降示:“我确已赐你多福,故你应当为你的主而礼拜,并宰牺牲”。

穆罕默德顺主命,效发易卜拉欣宰牲献祭,于伊斯兰教历2年(633)12月10日定制会礼,即今宰牲节。宰牲与朝觐同义,目的为求接近真主。

古尔邦节的意义

古尔邦节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和广泛的劝化作用,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它在不断启迪穆斯林的忠诚和奉献精神,对树立信念和巩固信仰有不可代替的作用。通过易卜拉欣的宰子行为,激励人们对真主的忠诚。通过学习伊斯玛仪对父亲的孝顺,激励人们要经受住魔鬼的诱惑,任何情况下,不要怀疑双亲,不要背叛父母,这就是忠孝的含义。另外,通过亲自投石打鬼,来驱赶心中的恶魔,从而使人们产生正义感,使命感,在生活中互帮互助、扶贫济困、团结友爱、增强伦理道德观念以及与邪恶作斗争。《古兰经》云:“我确已赐你多福,故应当为你的养主而礼拜,并宰牲献祭。”(108:1—2)

通过古尔邦节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到真主的伟大和仁慈,赋予人类无限的恩典和知识的源泉,赋予人类的真理与智慧、精神能力与洞察能力。真主并不让我们做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凡是真主命令我们做的,都是我们力所能及的。伊斯兰的任何功课,都是对人的一种考验,并不是真主自己需要。真主说:“在真主看来,你们中最尊贵者,是你们中最敬畏者。”一年一度的古尔邦节,最重要的意义是纪念古圣易卜拉欣和他的儿子伊斯玛仪是崇高精神,以此来净化当代人的心灵,坚定信仰。

总之,古尔邦节的宰牲,并不是简单的宗教仪式,其意义非常重大。通过这些古老而传统仪式,使人们发扬助人为乐的精神,团结友爱,相互支持,也是一项善功。宰牲后的肉品,除了自己食用外,其它的肉应该分舍给周围以及偏远山区的穷人享用,通过这种惠及穷人的方式来向真主表示忠诚,这便是伊斯兰敬主爱人精神的具体表现。一个家庭,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必须具有坚强的凝聚力,只有紧密团结才能兴旺发达。所以,我们在欢庆古尔邦节时,也要体会节日的现实意义,在树立坚定信仰的前提下,加强民族团结,使我们的国家社会和顺,经济繁荣;使全世界各地人民平安、吉庆幸与福。


古尔邦节是哪里的节日

今年的古尔邦节在公历的7月31日到来,关于古尔邦节是哪里的节日?或者是哪个地方过古尔邦节?我们今天来详细介绍一下。古尔邦节是我国回、东乡、保安、撒拉、维吾尔、哈萨克、等信奉伊斯兰教的民族共同的宗教节日,主要流行在我国的宁夏和新疆等地区。

古尔邦节是我国回、东乡、保安、撒拉、维吾尔、哈萨克、等信奉伊斯兰教的民族共同的宗教节日,主要流行在我国的宁夏和新疆等地区。

古尔邦节,原本的意思是“献牲节”,在每年的伊斯兰历12月10日举行,是伊斯兰教的重要节日。该节日是为了纪念易卜拉喜麦圣人忠实执行真主命令,向真主献祭自己的儿子易斯玛尔来这一事件。汉译宰牲节,民间俗称忠孝节,与开斋节、圣纪并列为伊斯兰三大宗教节日,是中国回、维吾尔、哈萨克、乌孜别克、塔吉克、塔塔尔、柯尔克孜、撒拉、东乡、保安等穆斯林兄弟民族的共同节日。

这个节日的意义是穆斯林表示:为了遵守圣行,以及对真主的忠诚,愿意献出一切。

起源

古尔邦节的宰牲,起源于古代易卜拉喜麦圣人的传说。据《古兰经》记载,真主为了考验阿拉伯人和以色列人的祖先易卜拉喜麦圣人,命令他把儿子杀死献祭,他完全服从,将儿子带到耶路撒冷现在岩石清真寺内的一块目前作为圣物的石头上,准备将儿子杀死烧掉献祭给真主。真主达到考验他的目的,命令天使及时地送来一只黑羊代替易卜拉喜麦圣人的儿子献给真主。

为纪念这一事件和感谢真主,穆罕默德圣人继承了这一传统,列为朝觐功课礼仪之一。

教法规定;凡经济条件宽裕的穆斯林,每年都要奉行宰牲礼仪。朝觐者在伊斯兰历12月10日举行宰牲,其他各地的穆斯林自10~12日,期限为3天。超逾期限,宰牲无效。

穆罕默德顺主命,效发易卜拉喜麦圣人宰牲献祭,于伊斯兰教历2年(633)12月10日定制会礼,即今宰牲节。宰牲与朝觐同义,目的为求接近真主。 这个节日的意义是穆斯林表示:为了遵守圣行,以及对真主的忠诚,愿意献出一切。

伊斯兰教的传说

公元571年,位于西南亚的阿拉伯半岛上诞生了世界上最后的一位圣人,他的名字叫穆罕默德。据传安拉创造穆罕默德于一切圣人之前,而差遣于一切圣人之后。因此,他是最后的一位圣人。正如《古兰经》说:“穆罕默德不是你们哪一个人的父亲,而是安拉的使者,是一切圣人的封印者”。穆罕默德四十岁时(公无610年)奉安拉的旨意开始复兴和传播伊斯兰。?当时阿拉伯半岛正处于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时期。奴隶主占有大批奴隶和一切生产资料,包括牛、羊、骆驼和牧场等。他们各自成为一个部落,各霸一方。他们对内压迫、剥削奴隶,对外争夺抢掠,再加上外来侵略势力的侵扰。当时该半岛战争烽火连绵不断,由也门到叙利亚的商道受阻,百业凋敝,奴隶生活痛苦不堪。就是那些自由民也是民不聊生,怨声载道。在意识形态方面更是杂乱并陈。当时拜物教盛行,偶像、日、月、星辰等,都成了崇拜的对象。就是在圣洁的开尔白(天房)内也充满了偶象。致使当时的阿拉伯社会出现了严重的思想混乱,道德风尚极端败坏。因此。人人渴望和平、安定和团结。

伊斯兰就是在这样的社会状况下复兴的。按伊斯兰的观点,穆罕默德是伊斯兰的复兴者而不是创始人。所谓复兴是因为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中伊斯兰由阿丹、伊卜拉欣圣人发展到尔萨(耶稣:纪元元年一40年)圣人时代之后,中断了五百多年,至到穆罕默德为圣时才重新举起了伊斯兰的旗帜,使这个古老的宗教得以复兴。


古尔邦节是哪个民族的传统节日

在大西北有一个少数民族节日备受瞩目,那就是古尔邦节。这个节日不仅庆祝隆重热烈,人们也是格外的重视。那么古尔邦节是哪个民族的传统节日你知道吗?下面我们就详细介绍哪些民族过古尔邦节,你也一起来看看吧。

古尔邦节是回、东乡、保安、撒拉、维吾尔、哈萨克、塔吉克、塔塔尔、乌孜别克、柯尔克孜等信奉伊斯兰教的民族共同的宗教节日。阿拉伯语,称为“尔德古尔邦”、“尔德阿祖哈”,其意思是“牺牲”、“献身”,故汉语又称为宰牲节、献牲节。在回历十二月十日,回族视其为新年。

古尔邦节(拉丁文Eid Adha),又称宰牲节、尔德节。宰牲节也是暨开斋节后又一大穆斯林节日,在阿联酋这样一个以穆斯林为信仰的中东国家而言,这是一个非常值得庆祝的节日,而古尔邦节与开斋节(又称肉孜节)、圣纪节并列为伊斯兰三大宗教节日。

古尔邦节是穆斯林的盛大节日。“古尔邦”在阿拉伯语中称作尔德古尔邦,或称为尔德阿祖哈。“尔德”是节日的意思。“古尔邦”和“阿祖哈”都含有“牺牲”“献身”的意思,所以一般把这个节日叫“牺牲节”或“宰牲节”。也译作“库尔班”。

回族古尔邦节

“古尔邦节”,一般在“开斋节”过后的第七十天(即回历的12月10日)举行,是信牵伊斯兰教的回族的传统节日。中国的回族也把“古尔邦节”叫作“忠孝节”。

节日的早晨,人们都穿戴整齐到清真寺参加会礼,由阿訇带领,面向圣地麦加方向鞠躬叩拜。阿旬宣讲有关经文,大家互道“色俩目”。节日里除了参加会礼和炸油香等外,还要宰牛和宰羊等,制作精美的食品。大家还可走亲访友和开展各种文化娱乐活动,节日的欢乐气氛很是浓厚。

维吾尔族古尔邦节

“库尔班节”是维吾尔族的传统节日,又称“古尔邦节”,就是“宰牲节”。

维吾尔族对“库尔班节”非常重视,节口期间都要宰羊献牲;成年男子要洗大净,并去清真寺内会礼;人们穿戴一新,互相登门拜贺,互相馈赠礼品;制作炸油香、炸傲子等节日的美味佳看;节日期问,从清晨至黄昏,各大礼拜寺的拱门顶上,陨呐声、手鼓声响声不绝。三日之内,城镇和乡村分别举行歌舞、赛马等娱乐活动,人们沉浸在节日的欢乐之中。

哈萨克族宰牲节

“宰牲节”,哈萨克族叫“库尔班节”或“古尔邦节”,过这个节时,必须宰羊以作祭献。家家户户还必须准备丰盛的食品,大家要走亲访友,相互拜年,以祝贺新年的来临。年节里还要举行具有民族特色的叼羊、姑娘追等体育、文娱活动。

保安族古尔邦节

古尔邦节对保安族来说与开斋节同样重要、隆重和热闹。有能力朝觐的保安族穆斯林远赴麦加,朝觐天房,汇聚于阿拉法特山前会礼,之后赴米拉山宰牲开戒。留于当地的保安族信众则汇合举行会礼,有宰牲能力的保安族信众,无不亲自宰牲,踊跃施散,共享节日的“赛哇布”(益处)。宰牲要求只用合格的羊、牛、骆驼三种,可延续宰三天。宰牲后一般请阿訇在家中诵经赞主、赞圣,祈祷平安、替亡人求赎,宰牲肉被分成三份,分别给穷苦困难的同教胞、亲朋邻舍和自己所留。

乌孜别克族古尔邦节

按照传统的规矩,乌孜别克族的男性穆斯林们在节日这天清晨沐浴更衣,到清真寺做礼拜、念经、走坟、缅怀先人,之后回家以宰牛羊的形式庆祝古尔邦节。古尔邦节前几天,穆斯林们家家户户打扫得干干净净,赶制各种糕点,做新衣裳,迎接自己的节日。节日期间,乌孜别克族的每个人都穿上最好的衣服,相互拜节,相互问候。人们有说有笑,载歌载舞。在牧区,还要开展赛马、叼羊等各种庆祝活动,整个节日期间处处洋溢着欢乐的气氛。


过古尔邦节的民族有哪些

古尔邦节这是一个充满了异域风情的节日,我们可能对古尔邦节并不了解,也不知道过古尔邦节的民族有哪些,但是我们万年历已经为大家准备了关于古尔邦节的相关资讯,我国过古尔邦节的民族,还有古尔邦节的由来传说都在这里。

古尔邦节是我国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乌孜别克族、塔吉克族、塔塔尔族、柯尔克孜族、撒拉族、东乡族、保安族等少数民族共同的盛大节日。

在伊斯兰历法系统中,古尔邦节日期是不变的,为伊斯兰教历十二月十日。但是如果以公历来看的话,古尔邦节的日期就是不停变化的。原因在于伊斯兰历法与中国相似,拥有着两套历法。伊斯兰历法是基于月亮的运行,而普通的公历系统却是基于太阳的运行。每一年,由于国际日期变更线的关系,古尔邦节在全球各地庆祝的日历日期也不同。通常来说,确切日期要通过观察月亮变化而定,可能在正式节日的十天前还要调整。

庆祝古尔邦节的活动

临近古尔邦节三天,家家户户的主妇就忙碌起来了,她们要制作大量的油炸馓子和各种精美点心,为节日期间来家里贺节的亲朋好友和远方的来客准备充足的美食。

古尔邦节这一天清晨的礼拜,是一年中规模最大的一次礼拜,所有成年男人皆去当地礼拜寺参加聚礼,场面蔚为壮观。

聚礼之后,人们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宰牲。至于是宰牛宰羊宰骆驼还是宰马,由各家经济实力决定。通常人们把献祭的牲畜宰好,大块连骨肉炖到锅里后,男子们才开始互相串门。

拜贺节日。节日第一天,先给发生过丧葬和家难的乡亲拜节,表示慰问;其是给夫妻双方的长辈拜节;再次,给邻居和长者拜节。在礼节性拜节活动中,除了给夫妻双方老人拜节是夫妻同去外,其他拜节活动往往三五成群,男女分开进行。之后,才是同辈亲朋好友之间的拜节。大家除了互相道贺,彼此问候之外,还要共餐痛饮,吹拉弹唱一起娱乐。维吾尔民间拜节是维吾尔人增强社会联系,严守礼尚往来这一准则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尔邦节的由来

古尔邦节,也称宰牲节,意为献牲。关于这个节日有这样一个传说:

相传很久以前,巴比伦有一名叫易布拉欣的先知。他是人祖阿丹圣人的第二十代子孙。有一天夜里,先知易布拉欣做了个梦,他梦见真主对他说;“易布拉欣,你必须把你的几子易斯玛仪宰了,来献牲。”说完,易布拉欣就醒了,先知们的梦境都是真实的,梦中所见都必须实现。

易布拉欣辛苦了大半辈子,好不容易到了晚年才有了这唯一的儿子,现在要让自己亲手把儿子宰掉去献牲,这可是铁石心肠的人也无法忍受的痛苦啊!然而先知毕竟是先知,易布拉欣靠他对真主的坚定信仰承受了这种痛苦,他决心服从真主的意志。

第二天早晨,他便领着易斯玛仪来到了麦加城郊的米纳山谷,然后对易斯玛仪说明了原委,易斯玛仪对父亲点了点头,表示应允了。

为了减轻父亲的痛苦,使他顺利地执行真主的旨意,易斯玛仪对父亲说:“父亲啊!你把我捆紧些,免得我摇晃;请你脱下我的衣服,不要让血溅到上面了,我母亲见了会悲伤;把你的刀磨快一些,这样会减少我的痛苦。请代我问候母亲,把我的衣服交给她,这是儿子留给母亲的纪念,当她想念我时,见了这衣服便会得到安慰。”

易布拉欣听了这些话,非常痛苦,也非常感动,能有这样一个信奉真主的儿子,他感到宽心,他将儿子抱在怀里,亲吻不止。

“父亲啊!你奉命行事吧!”易斯玛仪想到了真主的旨意,顿时止住了泪水,对他父亲说:“你别难过了,我会忍受下来的。”

易布拉欣捆住了儿子的双臂,把他放倒在地,然后拿起钢刀,默默诵读了一段经文,便把刀对准儿子的咽喉用力宰下去,却咋也宰不动。

“父亲啊,请把我的脸不要对着你。”易斯玛仪以为是父亲心疼自己,手发软了的缘故,便对父亲说道:“父亲啊!这样下去,你会产生怜恤之心,阻碍你执行真主的旨意。”易布拉欣立刻按照儿子的话做了,又举起刀,使出更大的劲,向他的脖子里宰去,还是宰不动。易布拉欣不知所措,便向真主祈求该怎么办。

正在这时,只见从天空中飘来了一只肥壮的黑头绵羊。“易布拉欣啊!”真主默示他,“你已忠实地执行了梦里的指示了,现在用这只羊顶替你的儿子吧,我就是这样慈悯一切行善的人。”易斯玛仪拿起刚才易布拉欣用过的刀,对准羊的脖子宰了下去,顿时羊的气管、血管和食管一起断了,殷红的鲜血哗哗流淌出来。

看着羊倒地死去。易布拉欣父子俩流下了感激的眼泪。

古阿拉伯人依此传说,每年宰牲献祭。伊斯兰教继承这一习俗,规定教历每年十二月十日为宰牲节。


古尔邦节的传统习俗

今年的古尔邦节在7月30日,也就是伊斯兰历的12月10日。为了庆祝古尔邦节的到来,我国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和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都会举行盛大的活动,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古尔邦节有哪些传统习俗有哪些,古尔邦节的传统习俗将在下文为您展开式。

串门贺节

古尔邦节期间大家都要相互串门贺节,每到一户,主人必会为客人端上来一盘清炖大块羊肉,而客人即吃得再饱,也得尝尝主人家的羊肉。亲朋好友相聚,视歌舞为饭食的新疆各民族人民,就会弹起琴,唱起歌,跳起舞,到处是一派欢乐的景象。

大聚礼之后,各家各户都要到墓地去祈祷,怀念并祝福死去的亲人。

礼拜

古尔邦节这一天清晨的礼拜,是一年中规模最大的一次礼拜,所有的成年男人都得去当地的礼拜寺参加聚礼,场面蔚为壮观。最著名的有喀什艾提尕尔清真大寺前的大聚礼,聚礼之后,乐师们登上艾提尕尔清真大寺的门顶,敲起纳格拉(铁壳鼓),吹起苏奈依(唢呐),大寺前广场上的男子们就跳起了热情奔放的萨满舞。

沙特阿拉伯古尔邦节

伊斯兰教历的12月10日是沙特阿拉伯人的“宰牲节”,也叫“古尔邦节”。

据说,先知易卜拉欣夜梦安拉,安拉命他献祭自己的儿子伊斯玛仪。当易卜拉欣遵命执行时,安拉又命以羊代替。所以,每逢这一天,沙特阿拉伯的家家户户都要宰牲,以示纪念。宰羊是最普遍的,几乎每家都宰,宰牛的要少一些,宰骆驼的则更少了。由于骆驼昂贵,只有富裕的或达官贵族人家才有可能宰骆驼。

文莱宰牲节

宰牲节又称古尔邦节,或尔德节。古尔邦节与开斋节、圣纪节并列为伊斯兰教三大节日。 “尔德” 意即节日, “古尔邦” 意为献身,故通常汉释为 “宰牲节” 。

古尔邦节在开斋节后70天举行,在伊斯兰历每年12月10日。这一天,是到麦加朝觐的最后一天 (朝觐为期二周) ,故此,此节日又名哈支节 (朝圣节) 。每年上万以上的穆民前往麦加朝圣,这是穆斯林所需遵守的五功之一,人一生至少要到麦加朝圣一次。

科摩罗宰牲节

科摩罗全国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人口信奉伊斯兰教,所以,每逢穆斯林的重大节日,科摩罗人也都要举行纪念和庆祝活动。如既称“忠孝节”又称“宰牲节”的节日到来时j家家户户都要打扫卫生,节日的当天汇聚到附近的清真寺诵经、祈祷、做礼拜,傍晚时全家者小围坐在一起吃手抓肉,边吃边谈;亲朋好友之间互致祝福,互赠礼品;青年男女会聚在一起,燃起算火,伴着鼓乐的节奏歌舞到深夜。

“开斋节”和“圣纪节”等节日和纪念日,科摩罗全国的穆斯林也要欢庆。

尼日尔宰牲节

每年的10月20日是尼日尔穆斯林的“宰牲节”,也叫“宰羊节”。尼日尔首都尼亚美到了每年的这一天,更是盛况空前,十分隆重。节日的上午,在首都新建的大清真寺举行隆重的礼拜仪式。

穆斯林身穿节日服装,云集在清真寺门口。参加这种仪式的多为男子(未婚女子不得参加),已婚女子只能在寺外做礼拜。国家元首、政府要员们每年都要定时赴会。大约9点多钟,朝拜仪式开始后,清真寺内外的朝拜者们面向沙特阿拉伯的麦加圣地,举起上臂,然后跪下叩头。为了表示虔诚之意,叩头时都要把前额贴在地面上。

朝拜结束后,是各家各户的宰羊活动。宰羊前,先挖一个焙坑,坑内备有柴火和铁架;同时在烤坑旁边挖一条小沟。宰羊时,四个人分别抓住羊脚,由一人按住羊头宰杀,让羊的鲜血流在小沟里。羊宰杀后,剥去羊皮,取出内脏,绑在支架上让烈日暴晒,等羊身上的水分蒸发干后,涂上配制好的香料,架火烤熟。这时,全家老少团团围在烤坑周围,以手抓食羊肉,边吃边饮,畅叙家常,欢乐的节日达到了高潮。


古尔邦节习俗进食

古尔邦节是伊斯兰教三大节日之一,这对于穆斯林是一个很隆重的节日,家家户户都要准备丰盛的食物来庆祝古尔邦节。今天我们来看看古尔邦节有哪些饮食习俗,中国穆斯林古尔邦节习俗进食主要包括炸馓子,油饼,麻花,宰杀牛羊肉等。

古尔邦节一般的饮食习俗有炸馓子,油饼,麻花,宰杀牛羊肉等。

先来说说炸的美食,馓子和麻花,用小米熬的米汤,放置温热,给米汤里放入调料,油,打入七八个鸡蛋,鸡蛋数量得面的多少来决定,如果面少,七八个足以,搅拌均匀,用和面的手法将面和好。给面抹上油,放置在盆中盖上保鲜膜饧,三个小时,等面发起。面搓成长条,两头朝相反的方向拧,捏住两头,提起,很自然地扭成麻花。锅里倒入油烧到四成热,放入麻花原坯炸至金黄,出锅后撒上白糖。

馓子和麻花和面过程是一样的,将醒好的面压成长条,揉成与筷子大小后,将其放在抹好的油的盆中,每一盘一层刷一层油以防粘连,待全部盘完后,用布盖上醒50~60分钟。将植物油烧热,将盘好的条取出,条头放在左手食指根处用拇指压住,由里向外绕在其它4个手指上,随绕随将条拉细。约绕20圈左右,将条揪断。断头压在圈内,再用两手食指伸入圈内拉长2/3,再用两根筷子代替两个食指把两条绷直,下入油内炸至半熟时斜折过来,定型后抽出筷子,深黄时捞出即成。

油饼得提前一天将发面剂弄成面糊糊装进行发起,面剂就是用以前发过饼的面留一块到第二次使用,然后在和面,加入油,调料,盐,香料,放至面发起,成剂子,擀成圆装,中间 划三刀,下入油锅,翻面金黄色即可,油温不能太高。这是回族过古尔邦节必备的美食。

宰杀牛羊肉

凡是具有宰牲能力,经济条件允许的人家,在古尔邦节都要宰一只羊,有的还宰牛。所宰牲畜必须头角端正、体窍完整、健壮,没有任何缺陷。宰牲时其主人必须在场,并由阿訇念经。

所宰之肉分三份,一份自己食用;一份或请众乡亲在家里共餐;一份送清真寺或济贫施舍。所宰的羊肉,不许独自享用或出售,即便是上门的乞丐,也要一视同仁,让他吃饱菜、油香,再拿上一份肉。

宰牲仪式后,主人请来众乡亲,按照传统的礼节,摆出丰盛的宴席,和客人同食所宰之牛羊肉。所宰牛、羊之血液、粪便,以及食后的骨头等残渣余物须深埋地下,以防止沾污。

穆斯林的进食礼仪

1、请朋友去家里吃饭 。

2、陪客人一起吃饭。

3、能集体吃饭,不要单独一个人吃饭

4、大家围成圈吃饭。

5、饭前洗手,洗手不擦手。

6、尽量不要站着喝水,要坐着喝,小口喝。

7、用饭单吃饭,可以不浪费馍渣。

8、尽量跪或蹲坐的吃,不要站着吃。

9、饭前、喝水前念特斯米(作任何好的事前都要念起始词):

Bisimllah hir-rahman nir-raheem(比思命俩黑落和马宁乱黑米)

意思: 奉至仁至慈真主之名。

10、用右手吃,不要用左手吃。

11、吃饭时少说话。

12、馒头类的食物分成两半吃,分给旁边的兄弟吃,掰着吃(吃剩的别人也可以吃)。

13、用食指、拇指、中指三指吃(拿筷子)。

14、吃饭前先吃点盐.以盐开始,以盐结束。

15、吃甜食。

16、吃自己前面的,吃离自己近的。

17、吃盘边的。

18、拣起掉在饭单上的食物吃掉。

19、吃馍渣,尽量不剩食物,浪费是哈拉姆(非法的)。

20、鼓励吃完剩余的,吃冷的食物。

21、吃1/3喝1/3留1/3记念真主。

22、做客时给主人做好都哇,感赞完真主后,感谢主人。

23、不要靠物或躺着吃。

24、喝茶时不要往杯子里吹,向外吹。

25、鼓励吃饭后舔手指、舔盘子。

26、吃完饭后念都哇:

阿语发音:艾了哈目睹林俩信来则,艾图阿买那,我赛高纳,我节阿来那,米乃里穆斯里米乃。

意思:一切赞颂全归真主!他赐给了我们吃,赐给了我们饮,并使我们成为穆斯林。

27、饭后洗手,漱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