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屋
万年历

天气

2020/7/8 16:02:40
万年历日历:天气知识
天气知识
冰雹天气怎么保护车

导语:到了春夏换季时节,我国各地的强对流天气就非常之猛烈,其中,很多地方会时常遭受到冰雹的袭击。这冰雹有大有小,而只要稍微大点的,就容易砸坏我们的车。那么,到底冰雹天气怎么保护车好呢?很多人想知道冰雹砸车保险赔不。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

冰雹天气怎么保护车

冰雹天气

1、把车辆停到室内停车场

避免冰雹伤车的最直接方法就是把车停到室内停车场。这样的话,即使冰雹再大也会有混凝土挡住,车子就能安然度过冰雹天气。

2、购买汽车保护伞或保护罩

购物网站都有众多折叠式遮阳棚出售,价格在200-400元不等。在冰雹天气期间,为车子架起一个遮阳棚以后,无论是冰雹还是酸雨都无法对车子造成损害。

冰雹砸车保险赔不?

赔。

对于保险中有一项被称为不可抗力因素,就是指,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比如地震、洪水、火灾等等预料不到的情况。属于这些范围的保险公司都不会给予陪偿,因为自然灾害不在理赔范围内。但是冰雹或高空物体坠落属于车损险保险责任,由于雹灾通常发生在局部地区,并未列入不可抗力,其属于车损险的保障范围。也就是说,凡是投保了车损险的车主,在因冰雹造成车辆损失时,可以向保险公司申请理赔。

不过,保险公司工作人员强调,这种情况一般都要求第一现场报案。被楼上掉下东西砸的一般都要现场或者当地公安部门证明或者冰雹有气象证明或当地的报纸就可以,如果是比较大型的冰雹人人都知道的什么都不要,保险公司定损就可以了。当然,如果客户只是投保了交强险,那么就不能进行这一理赔。

另外,出现因冰雹造成的车辆损失时,车主一定要注意按照程序进行理赔,拨打客服电话报案,现场勘查定损等。其中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客户因冰雹受损还需要提供天气证明材料,如当时媒体的天气预报,冰雹之后的媒体报道,或到气象部门开具证明等。

冰雹砸车理赔

冰雹灾害如何理赔?

如果爱车已投保车损险,车体因冰雹原因受损,这种情况是在保障范围之内的,按照保险公司的相关条款,车主可以得到车险足额赔付。

玻璃因冰雹砸碎了,如果投保了玻璃单独破碎险,100%进行赔付;如果没有投保玻璃单独破碎险,则不会给予赔付,车主自己承担这部分费用。

理赔流程:

发现爱车被冰雹砸坏,不要移动车辆,赶紧找到车辆保险单并在48小时之内向保险公司报案。

开好气象证明或留下相关媒体的报道作为索赔证明,比如,可拿着最近报道冰雹的报纸去保险公司,当作气象证明来用,进行保险理赔。

报案后,保险公司会安排工作人员与车主联系,然后就近查勘;在查勘时,工作人员会对车辆受损情况进行拍照。

查勘过程中,车主需要向工作人员提供身份证、机动车行驶证、机动车驾驶证的正副本、车主的银行卡等证件。

我国不同地区不同时间冰雹分布情况:

冰雹天气

中国冰雹灾害的时间分布是十分广泛的。尽管一日之内任何时间均有降雹,但是在全国各个地区都有一个相对集中的降雹时段。有关资料分析表明,我国大部分地区降雹时间70%集中在地方时13~19时,以14~16时之间为最多。湖南西部、四川盆地、湖北西部一带降雹多集中在夜间,青藏高原上的一些地方多在中午降雹。另外,我国各地降雹也有明显的月份变化,其变化和大气环流的月变化及季风气候特点相一致,降雹区是随着南支急流的北移而北移,而且各个地区降雹的到来要比雨带到来早一个月左右。

一般说来,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台湾在3~4月,江西、浙江、江苏、上海在3~8月,湖南、贵州、云南一带、新疆的部分地区在4~5月,秦岭、淮河的大部分地区在4~8月,华北地区及西藏部分地区在5~9月,山西、陕西、宁夏等地区在6~8月,广大北方地区在6~7月,青藏高原和其他高山地区在6~9月,为多冰雹月(图4)。另外,由于降雹有非常强的局地性,所以各个地区以至全国年际变化都很大。


中小学生停课天气标准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像是有暴风、暴雨、暴雨等“暴”字眼的都是极端天气,而在极端天气最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在全球每年因为灾害天气带走生命的人数字惊人。而中小学作为祖国的花朵,而且还没有一定的自救能力,就更要注意防范极端天气。那么,什么天气中小学停课呢?下面由小编为您介绍中小学生停课天气标准。

中小学生停课天气标准

极端天气分三种情况安排停课:本着“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原则,学校视极端天气发展趋势,适时作出停课安排,一般包含三种情况。1、当日6点前发布极端天气预警信号,且在当日6点仍维持的,学校全天停课。学校要兼顾教职员工安全与工作需求,明确应当或无须上班的人员,并及时告知教职员工。应当上班但因天气等原因未按时到校的教职员工,要及时与学校负责人联系因不知情等原因到校或寄宿制的学生,学校要落实人员做好看护与生活安排。

2、当日6点以后至学校上课前发布极端天气预警信号的,学校要灵活安排教学活动。学校教职员工应按时到校、上岗起程上学的学生不必到校上课,已到校的学生服从学校安排,上学途中的学生应就近选择安全场所躲避。学校可以根据学生到校的实际情况,灵活安排学生开展室内教学活动,一般不安排上新课。对延误到校(或未到校)的学生不作迟到(缺课)处理,对不能按时到校的教职员工,不作迟到处理。为学生上学提供交通工具的学校,要落实措施,切实保障学生交通安全。

3、当日上课期间发布极端天气预警信号的,学校可继续上课,但一律停止室外上课及户外活动,统筹安排好室内教育教学活动,并做好学生的安全防护工作。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

第二十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建设,组织有关部门编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并采取有效措施,提高防御气象灾害的能力。有关组织和个人应当服从人民政府的指挥和安排,做好气象灾害防御工作。

第二十八条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应当组织对重大灾害性天气的跨地区、跨部门的联合监测、预报工作,及时提出气象灾害防御措施,并对重大气象灾害作出评估,为本级人民政府组织防御气象灾害提供决策依据。各级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站应当加强对可能影响当地的灾害性天气的监测和预报,并及时报告有关气象主管机构。其他有关部门所属的气象台站和与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有关的单位应当及时向气象主管机构提供监测、预报气象灾害所需要的气象探测信息和有关的水情、风暴潮等监测信息。

第二十九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根据防御气象灾害的需要,制定气象灾害防御方案,并根据气象主管机构提供的气象信息,组织实施气象灾害防御方案,避免或者减轻气象灾害。


40度高温天气什么概念

众所周知,高温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身体健康都是有一定的影响的,所以我们不能放松警惕。最近有些朋友来咨询小编,40度高温天气什么概念?40度高温天气是什么意思?想了解清楚的朋友们一定要收好以下这份指南了,争当做个无所不知的文化人。

40度高温天气什么概念

40度已经超过人的忍耐极限,可能会造成死亡事故。高温天气34℃是个坎,日常生活中,冷与热都会造成身体的不舒适。人的正常体温大约维持在37℃,根据各国的实验,人体感到舒适的气温是:夏季19℃~24℃,冬季12℃~22℃。所以,在炎热的夏天,湿度较高时,气温达到34℃就需要引起人们注意了。

1、电扇降温

电扇可以增强空气流通,在环境温度高于体温的情况下,空气流通并不能直接起到降温的效果,但是却可以提高水的蒸发效率,水蒸发会吸收大量的热量,因此可以起到降温的作用。人体出汗的时候就会产生大量的水分,因此吹电扇可以降温,使用电扇降温的时候一定要多补充水分,促进身体流汗。

2、洒水降温

由于水蒸发可以吸收大量的热量而达到降温的效果,因此也可以通过洒水来进行降温,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洒水虽然会吸收大量的热量,但是地面温度很高,洒水后会感觉到更热,因此需要在空气流通的地方进行洒水,这样可以使热量快速消散,从而可以起到降温的效果。而且还要避免阳光直射,以免地面持续升温,降温效果就不大了。

3、饮食降温

上面都是通过外界方式进行降温的,还可以通过食用一些冷的水果、饮料、冰激凌等食物来进行降温,这些温度较低的食物食用后会吸收人体大量的热量,从而可以使人感觉到凉爽。如果是水果、饮料等食物,可以先用冷水浸泡一会再食用,这样清热解暑效果会更好。

我国高温天气呈明显增多趋势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我国高温天气呈明显增多趋势,高温引发人员病死事件并不罕见。

2003年夏季,长江中下游地区、华南北部及四川东部、重庆等地出现38~40℃高温,局部地区极端最高气温达40~43℃。持续高温使中暑人数明显增多,据金陵晚报报道,当年南京日均中暑达300人次。

2006年夏,川渝出现高温热浪。据中国青年报报道,8月14日一天重庆就有6000多人中暑。到了次日,中暑人数升至1.4万多人。

2013年我国南方遭遇罕见高温热浪,导致上海、湖北、江苏、江西、浙江、湖南等多地出现中暑死亡病例,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脑血管系统疾病人数猛增。根据上海市疾控中心数据,截至当年7月30日上海非职业性中暑死亡患者就已超过10人。

中暑危险程度

一般来讲,外界温度超过37℃对于肌体就会产生危险。中暑患者的体温越高,生命危险就会越大。一旦对中暑的应对不当,人体核心体温超过40℃中暑病死率高达41.7% ,若是体温超过42℃,病死率高达81.3%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中暑情况都会产生致命危险,只有在热射病的情况下,才容易造成死亡。

从临床表现来看,根据中暑的轻重程度,可以分为三大类:

从职业特点来看,在高温、高湿没有通风的环境下长时间滞留都是中暑的高危行业,如冶金工人、清洁工、交警、建筑工人、快递骑手等。而中暑的高危人群则包括老人、小孩、患有慢性基础疾病特别是心血管疾病、服用药物,以及孕妇等人群。

防暑小妙招

适量饮水、补充水分、盐分和矿物质;健康饮食增强营养;着装轻薄、色浅、宽松;户外活动携带防暑药品;室内避暑适度降温;驾车出行注意控温;特殊人群防暑降温需遵医嘱。

防晒霜主要是用于防晒伤,对中暑不能起到阻挡阳光和热量的作用;遮阳帽可以防暑,但遮阳空间有限其防暑效果一般,如果透气性非常差或者特别厚,更不利于散热,甚至会加重出现中暑的症状。


2022天气会更热吗

随着全球变暖,气温升高会对人们造成一定的危害,而且这个趋势会越来越严重,甚至会危及人的生命。小编有些朋友想来了解下,2022年天气会更热吗?2022年天气是会变得更热吗?今日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比较实用的内容,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

2022年天气会更热吗

2022年天气会更热,毕竟就往年的数据看2022年夏季仍然会很热,尤其是在三伏天期间,平均温度为35℃以上。夏天高温出现在7-8月之间,但具体的要看地方。不过就往年的统计看北方需要100天左右,南方需要5个月或150天左右,而在这些天气中夏天三伏天是最热的,就是七月中旬到八月中旬期间。

根据中央气象台预报,未来14天(2022年7月13日至7月26日),我国江南华南等地多高温天气。13至16日,四川盆地、陕西关中、江汉、江淮、江南、华南等地多高温少雨天气,日最高气温一般为35至38℃、局部39℃左右。17至20日,四川盆地、江汉、江淮、江南西部和北部沿江、华南西北部等地将出现降雨过程,高温天气得以缓解,江南东南部、华南东部持续高温闷热天气。21日之后,南方地区高温将再次发展,范围扩大,福建、江西、浙江南部等地日最高气温可达39至41℃。

国家气候中心预计,未来15至30天(2022年7月27日至8月11日),我国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其中内蒙古西部、上海、江苏、浙江北部、安徽、江西北部、山东南部、河南大部、湖北、湖南北部、重庆、四川东部、贵州北部、西藏、陕西南部、新疆北部等地偏高1至2℃。上述部分地区高温日数偏多,可能出现持续时间较长的高温天气过程(7月28日至8月2日,华北、华东中部、华中中部、西南地区东部、西藏、新疆北部;8月5至7日,华北、华东中部、华中中部、西南地区东北部;8月9至11日,华北、华东大部),需防范高温热浪对人民生产生活和电力供应的不利影响。

我国的火炉城市

在历年登顶的火炉榜首中,重庆和福州是常客,分别出现18次及17次。同时,也有新的身影出现:比如南宁、石家庄。夜晚本应是最凉快的时候,但部分城市也出现了全天最低温度超过28℃的情况,堪称“夜间火炉”。

在南方高湿的环境下,体感温度会直线上升。南方夜间相对湿度一般能达到60% 左右,在这个湿度下,28℃的气温实际上接近30℃的体感。

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夜间火炉”的高温天数也在变多。例如常年高居前列的南昌,1951-1960年平均每月约有1.3天为夜间高温天(日最低温度超过28℃),但到了近两年,这个数字已上涨到4.4天。

此外,上海正逐渐成为新的夜间火炉。

2022年夏季高温天气持续到几月份

因地制宜,以地方的试试天气预报为准。

夏季高温天气持续到几月份是时下很多人都有的疑问,不过就以往的情况来看南方的话都要持续到11月份才会转凉,而北方的话一般是十月份的时候就慢慢转凉了,而在这几个月中7月到8月份最热,也就是我们常说到的三伏天。三伏是中原地区在一年中最热的三、四十天,三伏是按农历计算的,大约处在阳历的7月中下旬至8月中下旬。三伏天出现在小暑和处暑之中,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

2022年夏天会特别热吗

就近两年的气温上升数据来看,2022年的夏季还是会很热的,不过具体的以你所在地区的试试天气预报为准,这是与全球气温升高有关,而且气候也不是很稳定。四季也不像小时候的四季,没有什么明显区分。春秋季节还没感觉到就已经过了。气候两级分化严重,要么特别热,要么特别冷。人类的发展还是要注重与生态的平衡。


天气太热对人体的影响

目前,全国大部分城市的天气都是十分炎热,人们真的是热得难受。最近小编有些朋友想来了解一下,天气太热对人体的影响是什么?天气高温对人体的影响有哪些?想了解清楚的朋友们一定要收好以下这份指南了,争当做个无所不知的文化人。

天气太热对人体的影响

天气太热对人体健康的主要影响是产生中暑以及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导致死亡。人体在过高环境温度作用下,体温调节机制暂时发生障碍,而发生体内热蓄积,导致中暑。中暑按发病症状与程度,可分为:热虚脱,是中暑最轻度表现,也最常见;热辐射,是长期在高温环境中工作,导致下肢血管扩张,血液淤积,而发生昏倒;日射病是由于长时间暴晒,导致排汗功能障碍所致。对于患有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在高温潮湿无风低气压的环境里,人体排汗受到抑制,体内蓄热量不断增加,心肌耗氧量增加,使心血管处于紧张状态,闷热还可导致人体血管扩张,血液粘稠度增加,易发生脑出血、脑梗死、心肌梗等症状,严重的可能导致死亡。

天气太热是导致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天气。在夏季闷热的天气里,还易出现热伤风(夏季感冒)、腹泻和皮肤过敏等疾病。

原因是由于高温环境下,人体代谢旺盛,能量消耗较大,而闷热又常使人睡眠不足,食欲不振,造成人体免疫力下降,此时再不加节制地使用空调或电扇来解暑,人体长时间处于过低温度环境里,机体适应能力减退,抵抗力下降,病菌、病毒就会乘虚而入,急易引起上呼吸道感染(感冒);另外,高温高湿环境,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大量滋生,食物极易腐败变质,食用后会引起消化不良、急性胃肠炎、痢疾、腹泻等疾病的发生;再有人们从室外高温环境中回到家中,习惯马上打开空调或用电扇直吹,吃些冰镇食品,这一冷一热,立马见效,马上就开始腹泻;闷热天气,人体排汗不畅,还容易导致皮肤过敏症,主要为丘疹样荨麻疹、湿疹、接触性皮炎等。

天气太热了怎么降温解暑

1、往正确的身体部位洒水

给自己洒水降温似乎是个好办法,但是一定要知道往哪里洒水最有效。洒在脉搏跳动处或者是压力点是最有效的,因为这些位置的血管离得比较近。对着太阳穴、肘关节内侧、膝盖后侧等位置冲水10秒以上,可以帮助你快速降温。

2、有效利用风扇

天热时如果周围空气的温度不发生变化,仅靠风扇很难快速降温。但是如果喷上喷雾,风扇吹来的风能够帮助蒸发身体上的水分,快速降低体感温度。凉。

3、弄湿头发

这个方法能够帮助快速降温,并保持清凉感。

4、戴上一顶浸湿的帽子或是束发带

如果在户外,想要长时间保持清凉,可以戴一顶浸湿的帽子,如果在家,则可以选择戴上浸湿的束发带,或者提前放在冰箱冻过的手帕或丝巾也能有达到类似效果。

5、买一个迷你风扇

比起扇子,迷你风扇更能给人带来凉感。想要双重效果,可以在风扇下放一盘冰,打开风扇,立刻带来双倍的清凉。

饮食降温法:

1、尽可能多饮水。

夏天炎热高温,身体水分丢失速度快,数量多,尽可能的多饮水来补充体内水份丢失,避免中暑。一般情况下,人均饮水量需要达到每天1500ml-1700ml,在炎热的天气下,建议饮水量应在2000ml以上,甚至更多。

2、饮食中主食以粗加工的粮谷类食物为主,配以蔬菜和水果。

充足的粗杂粮不仅可以补充普通主食提供的基本能量,而且还可以补充丰富的微量元素,蔬菜水果中的微量元素和膳食纤维也可以补充因天气炎热而出现的体内微量元素丢失的情况。同时,蔬果中的水分含量要比肉类丰富,因此消化吸收也更容易。

3、丰富饮品种类。

除了基本的水之外,自己在家可制作绿豆汤,绿豆汤清爽可口,尤其是煮完之后放到冰箱中冰镇,解暑效果更佳。除了绿豆汤之外,还可以在剧烈的户外活动过后,补充一些淡盐水,可以平衡身体电解质,达到防暑避暑作用。


2022春节天气预报15天查询

春节天气一直以来都是大家比较关注的话题,尤其是今年的冬天来得比往年更冷,不少省市发布了暴雪蓝色预警、暴雪黄色预警,更是打破了历史气温最低值。而春节正好是处于最寒冷的三九天,春节的天气也是变得难测起来。那么,2022春节天气预报15天气温怎么样?下面一起来了解下吧。

2022春节天气预报15天查询

对于春节冷不冷的问题,二九天气是有预兆的,具体来看农谚:“二九日头照,春节雨雪多”这里说的是在二九时节出现晴好天气。“日头照”日头指的是太阳,照说的是太阳的光芒,所以“日头照”实际上说的是晴好太阳天,太阳光照强,天气暖和。“春节雨雪多”,这里直接开门见山说在春节的时候将会是多雨多雪的天气,气温低,湿度高,是湿冷天气,是人体感觉非常冷的春节。

“二九不见雪,正月雪堵门”

这里说的是在二九的时候没有见到下雪的天气,对春节天气的预兆,具体来说:

“二九不见雪”,指的在二九期间没有见到下雪的天气。下雪天气就意味着天气寒冷,而雪也是属于雨水足的表现,没有见到下雪天,说明冬天气温还不够低,没有达到下雪的冰点以下,这样说明这个时候天气暖和。而数九寒天中天气暖,可不是什么好事。这样说明冬天气温都不会很低,天气都比较好,少雨雪天气。但是到了来年春节的时候,就等来了迟来的寒冬。“正月雪堵门”,这里说的“正月”指的是春节过年的时候,正是春节天气冷不冷。

明年一二月我国或发生极端寒潮事件

据中国气象报消息,近期,寒潮带来“断崖式”强降温和大范围雨雪,有人质疑,猛烈的强寒潮是不是在“打脸”全球变暖的说法?对此,国家气候中心专家表示,正是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高温热浪、干旱、洪涝、台风、寒潮等极端天气事件频率增加、强度增强。全球变暖导致气候更加不稳定,极端冷事件强度在增大。全球变暖改变了全球大气环流经向度等特征,并通过海—气、陆—气相互作用影响到局地的气候。

此外,北极增温也是极寒天气发生的重要原因。国家气候中心预计,明年1—2月冷空气活动将明显转强,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气温可能比常年同期偏低,发生阶段性极端寒潮事件的可能性大。

寒潮是冬季的一种灾害性天气,群众习惯把寒潮称为寒流。这种冷空气南侵达到一定标准的就称为寒潮。入侵中国的寒潮主要有三条路径:

(1)西路:从西伯利亚西部进入中国新疆,经河西走廊向东南推进;

(2)中路:从西伯利亚中部和蒙古进入中国后,经河套地区和华中南下;

(3)东路:从西伯利亚东部或蒙古东部进入中国东北地区,经华北地区南下;

(4)东路加西路:东路冷空气从河套下游南下,西路冷空气从青海东南下,两股冷空气常在黄土高原东侧,黄河、长江之间汇合,汇合时造成大范围的雨雪天气,接着两股冷空气合并南下,出现大风和明显降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