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清蒸是做螃蟹最佳的烹饪方式,因为清蒸的方法不会损坏螃蟹的营养成分。有些朋友打算回家蒸螃蟹,但是不清楚:螃蟹蒸多长时间最好吃?螃蟹蒸多久最好?今日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比较实用的小妙招,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
螃蟹蒸多长时间最好吃
螃蟹蒸15分钟最好吃。但是也需要根据螃蟹的大小和天气有所区分,天寒的话需要等水开锅后再计时:
1、一般4两以上的螃蟹蒸15分钟左右即可蒸熟,天寒水难开则需等水开后继续蒸12分钟即可蒸熟;
2、3-4两左右的螃蟹蒸12分钟左右即可蒸熟,天寒水难开则需等水开后继续蒸10分钟即可蒸熟;
3、3两以下的螃蟹则蒸10分钟左右即可蒸熟,天寒水难开则需等水开后继续蒸8分钟即可蒸熟。
家庭食用螃蟹以蒸为主。蒸时蟹因受热挣扎,蒸死时腹部向下,黄膏流出,丢失了不少营养。要事先用针破坏其脑,使其瘫痪,蒸时便可使腹部向上,黄膏便不致流失。蟹体内寄生着肺吸虫囊幼,若未煮透,吃后易感染肺吸虫病。要即吃即蒸,吃多少蒸多少,最好不吃剩蟹。一般个头的螃蟹,水开后,保持水沸腾的状态,再二十分钟。就可以杀死里面所有的寄生虫了。但是,遇到个体特别大的螃蟹,就需要酌情增加时间了(中心温度上升比较慢)。
小编提示:
1、螃蟹最好不要拆开来蒸,会流失大部分的鲜味。
2、死螃蟹绝对不能吃,有毒。
3、如果要想蒸(或煮)出完整的(十只脚都不掉)的螃蟹,可将活蟹放于冰箱冷冻室,冻僵后(注意,不是冻硬),投入已烧开的水中直接煮。
蒸螃蟹怎么做
首先把要蒸的螃蟹洗干净后放笼屉蒸,一定要壳朝下,肚子朝上,这样做是为了不让里面的汤汁流失,保持鲜度,盖子朝下蒸出来的水分都会保存在盖子里,而不是营养流失。
然后把精盐均匀的撒在要蒸的螃蟹上,不要放味精,盖上盖后用旺火蒸。最好买活的或新鲜的螃蟹,死的螃蟹多煮一小会。如果你觉得不放心,可以用一个最简单的测试来看看是否熟了。把螃蟹的盖子打开,看到盖子里的肉凝固就说明完全好了。
不要用敲击盖的方法看是否熟透,敲击只是检查螃蟹的重量和新鲜度。
最后在吃蒸螃蟹的时候一定要提前切好姜沫,兑上陈醋,料酒,少放点糖,不要放味精,味精会破坏蒸螃蟹的新鲜度,一边蘸着佐料一边吃,别的不用放太多,清口,防止腹泻。
螃蟹烹饪指导
在煮食螃蟹时,宜加入一些紫苏叶、鲜生姜,以解蟹毒,减其寒性。螃蟹可以用来蒸、煮、炸或制小吃馅心。
蒸蟹时应将蟹捆住,防止蒸后掉腿和流黄。生螃蟹去壳时,先用开水烫3分钟,这样蟹肉很容易取下,且不浪费。
买回螃蟹后不用水冲洗,放入干净的缸、坛里,用糙米加入两个打碎壳的鸡蛋,再撒上两把黑芝麻将蟹盖淹没,然后用棉布蒙住缸口,使空气能流通,但又不能使蟹见阳光,这样养3天左右取出,由于蟹吸收了米、蛋中的营养,蟹肚即壮实丰满,重量明显增加,吃起来肥鲜香美。
蟹易动风,故不易冷食;另外死蟹不要食用。
吃螃蟹的好处
1、祛热滋阴
螃蟹性寒、味咸,归肝、胃经,有清热解毒、利湿退黄、滋肝阴、充胃液的功效。可用于湿热黄疸的辅助治疗。不过螃蟹性寒,不宜多吃,尤其脾胃虚寒者应慎食。
2、提高智力
螃蟹中含有丰富的DHA,DHA被誉为脑黄金,是胎婴儿智力和视力发育至关重要的物质,因此多吃螃蟹能够促进大脑发育,提高智力。
3、滋补身体
螃蟹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钙、磷、铁、钾、镁等多种微量元素以及维生素A、维生素E、核黄素等营养成分,对身体有很好的滋补作用,也能为儿童身体生长提供营养。
4、舒筋活血
螃蟹有养筋活血、补骨添髓的作用。对于淤血、跌打损伤、筋断骨碎、关节肿痛、腰腿酸痛和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2022年,我国多地气温创下历史最高记录,部分地区最高气温直逼40℃,相关地区拉响高温预警。那么,大家知道8月高温天气还要持续多久?8月高温天还要持续多长时间?这就是小编和大家分享的干货,希望大家看完这些内容后,能解决你心中的困惑。
8月高温天气还要持续多久
8月高温天气还要持续到9月,9月是秋季了,秋季开始后,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西南,太阳到达黄经135°。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四时“气”的变化,立秋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节点。
高温,是指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的天气。我国气象部门规定,如果高温天持续3天以上的高温天气过程就称之为高温热浪(也称为高温酷暑)。
各地积极应对罕见高温天气
面对罕见高温天气,各地积极应对,采取多种措施全力保障民生。
北京电网最大负荷达到1435.4万千瓦,突破1424.6万千瓦的历史纪录。
同样受高温天气影响,天津市用电负荷达到934万千瓦,创历史新高。国家电网天津市电力公司负责人表示:电力服务热线将24小时保持畅通,第一时间解决市民各方面用电问题。
为在高温天气下保证市民出行,北京公交集团要求空调车严格按照规定开启使用空调,非空调车要搞好车辆卫生,保证车厢通风良好,为乘客提供舒适的乘车环境。
三级应急响应。市民政局从7月1日起开放了488个临时庇护场所,并保障场内防暑设施正常和饮用水的供应。
面对持续高温天气,福建省要求前期遭受洪涝灾害的各地要特别重视做好灾民临时安置点的防暑降温工作。把临时安置点的受灾群众作为重点,落实防暑防疫各项措施,确保有饭吃、有衣穿、有临时住处、有干净水喝、有伤病能及时得到救治。
高温天气的影响
人体在环境中所受气象条件的影响,是许多气象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例如,人对外界环境冷热的舒适感,不能仅仅用气温来评价,也就是说人体感觉的适宜温度不仅仅是气温的作用。为了全面表述气象、环境对人体的影响,必须运用人体热量平衡模型,在人体热量平衡模型中全面考虑了所有相关的气象要素、行为参数(活动和服装)和人体参数,这就孕育出人体舒适度。人体舒适度是通过气象要素气温、相对湿度、风速等影响,计算出来的。
结果一
那么人到底能耐受多高的温度呢? 人在静止状态体温调节极限温度为31℃(相对湿度85% )、38℃(相对湿度50% )和40℃(相对湿度30% ),也就是说超出极限温度,人体机能受损,将出现病症—中暑或一些并发症。但是不同人群耐高温的极限是不同的。上面给出的是一般人群的极限温度,而对于儿童、年老体弱者、慢性病患者来说,由于他们的体温调节功能不健全,或功能减退,或功能障碍等,都将使其耐热极限下降。所以在高温天气里,这些人群应特别注意防暑降温。
结果二
高温天气对人体健康的主要影响是产生中暑以及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导致死亡。人体在过高环境温度作用下,体温调节机制暂时发生障碍,而发生体内热蓄积,导致中暑。中暑按发病症状与程度,可分为:热虚脱,是中暑最轻度表现,也最常见;热辐射,是长期在高温环境中工作,导致下肢血管扩张,血液淤积,而发生昏倒;日射病是由于长时间暴晒,导致排汗功能障碍所致。
结果三
对于患有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在高温潮湿无风低气压的环境里,人体排汗受到抑制,体内蓄热量不断增加,心肌耗氧量增加,使心血管处于紧张状态,闷热还可导致人体血管扩张,血液粘稠度增加,易发生脑出血、脑梗死、心肌梗等症状,严重的可能导致死亡。据对北京地区心脑血管疾病的调查发现,高温闷热天气是导致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天气。
螃蟹是最受人们欢迎的海鲜之一,螃蟹不仅好吃,而且做法也有很多种,其中以蒸螃蟹最受大家欢迎。无论是整只的螃蟹还是切块的螃蟹,从开水入锅时算起,总的蒸制时间不能低于15分钟,因为15分钟左右才能将寄生虫或致病微生物完全杀死,而且这个时间也不会导致蟹肉变老。
蒸螃蟹最重要的是保持螃蟹的鲜味,将蟹蒸熟又不过头。蒸螃蟹过程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蒸太久,导致肉不鲜甜,或者是蒸的时间太少,有寄生虫。螃蟹的蒸制时间不能一概而论,因为一整只螃蟹和切块的螃蟹,需要的时间是完全不同的。
整只活螃蟹需要先将水烧开,然后用大火蒸5分钟左右,再改用小火继续,3两以下的螃蟹要继续蒸10分钟左右,3~4两重的继续蒸12分钟左右,4两以上的继续蒸15分钟左右。通常是体重每增加1两,蒸的时间就增加2分钟左右。总之,蒸螃蟹的具体时间需要看螃蟹的大小。
常见的海水蟹有梭子蟹、雪蟹、青蟹等,其中,雪蟹捕获后基本离水死,梭子蟹可以人工养殖。梭子蟹、雪蟹摄入的食物品质与生长环境比较好,死后可以食用,挑选时要选新鲜的:背壳呈青黑色、具有光泽、脐部饱满、腹部洁白的新鲜度较高。
青蟹穴居近岸浅海和河口泥沙底中,肉食性,有时还会摄食腐败的小动物。一旦死后,青蟹胃肠道可能有毒素并扩散至肌肉中,所以死了的青蟹不宜食用。青蟹买来后最好放在洁净的淡盐水中暂养净化,有助于清洗蟹的消化器官。
导语:大白菜是我们生活中常常会吃到的蔬菜,味道美味又价格实惠。小编有些朋友买了好多大白菜,但是不清楚大白菜的保存时间。那么,下面来看看,大白菜能放多久?大白菜可以放多长时间?今天小编就为大家分享一下,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来好好看看。
大白菜能放多久
大白菜
能放五到十五天,最长的时间是四个月,因此,一定要根据每一种大白菜的特点来判断可以存放的时间。
白菜是我国原产蔬菜,补水滋润,排毒养颜,具有高达6000多年的历史,白菜产量多,销量大,单价便宜,在中国人餐桌上,白菜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蔬菜之一,白菜富含矿物质,维生素,可以清热解暑,清肠通便,提高免疫力,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从古至今,白菜一直充当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白菜烹饪方式很多,口感口味丰富,一直受到中国老百姓的青睐。
吃大白菜
最适宜白菜储存的温度
最适宜白菜储存的温度是0摄氏度,在这个温度下,白菜的含水量较少,白菜的营养流失也较小,大多数古代人民选择地窖存放,通过地窖存放大白菜,使得很多白菜能够存放很长时间不变质,在当时粮食紧缺的年代,白菜为贫苦人民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如果想要白菜存放的时间够长,0摄氏度左右的温度是最适合的,也能够保证口感。
如何正确存放白菜
我们在存放白菜之前,首先先将白菜晾干3到5天,直到外表皮的白菜叶发黄的时候,撕去表皮的白菜叶,然后按菜叶部位向里的方式,依次堆放白菜。等到白菜堆放完毕之后,隔几天就要对大白菜进行翻新,目的是挑出其中的黄叶子,蔫叶子,在天气炎热的时间里,翻新的次数要多一些,在寒冷的冬季,翻新的次数可以存放期限就会变得很长。
大白菜图片
大白菜怎么保存
大白菜最好的储存地方就是冰箱,不管什么蔬菜都可以放在冰箱内储存,但是冰箱存储空间有限,放个7-8棵大白菜还算可以,几十棵大白菜可放不下。在北方,一般家庭冬天都会买一百多斤大白菜储备起来,留着冬天过冬吃。也许有朋友会说大白菜可以现吃现买,没必要买这么多。但是,越到冬天白菜的价格越贵,现在买白菜是最便宜的时候,等到了冬天真正冷的时候,买白菜就不划算了。大白菜保存难?教你三招,不烂心不脱帮,半年不会坏,越放越新鲜!
第一种方法:采取最古老的方式储存-窖存。最早之前没有冷库的时候,商贩会挖一个大地窖储存白菜。现在如果在农村住的话,可以在院子里的墙背阴处挖一个1米深的大坑做地窖,当室外温度降到零度以下时,把大白菜放入到地窖里边储存。这是老一辈子留下来的智慧,这样白菜放到明年也是翠绿的,不烂心,不干叶。在这里要提醒大家,埋大白菜之前,要先把白菜的烂叶和黄叶都去掉,根部朝南晒几天。根据天气情况和光照时间来决定晒多久,这样白菜埋起来之后,可以储存得更久。
第二种方法:买回家的大白菜把烂叶和黄叶去掉,里边的好白菜叶千万不要去掉,因为在储存时,外表这些叶子可以帮助白菜锁住水分。去掉干叶黄叶之后,把大白菜根部朝南放在太阳底下晒3-4天,中间把大白菜翻转几次,这样白菜在储存时不会出现病害。取一个大一点的纸箱,在纸箱上挖几个直径3厘米左右的大洞,然后把晒好的白菜放进去,把纸箱放在阴凉通风处保存。这个方法比较适合在城市居住,没有办法挖地窖的人,也是非常实用!
第三种方法:像上述方法一样在,买回家大大白菜不要着急储存,先把大白菜晒一下。家里住农村的话,可以把白菜竖着码放在南墙根底下,用玉米秸秆围起来。家里住楼房的话,就把大白菜放在阳台外,要竖着码放,隔一段时间把大白菜倒一次,让白菜透透气。把干叶和外表拔下来的叶子,盖在白菜上,温度控制在0-2度,这个温度最适宜保存大白菜,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把大白菜单独码放在一个离卧室远一点的房间里。
在日常煮栗子的时候,许多朋友都喜欢加入糖或者食盐,觉得这样煮出来的栗子更美味。最近有些朋友来咨询小编,栗子煮多长时间才能熟?煮板栗要多久时间才能熟?今日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比较实用的小妙招,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
栗子煮多长时间才能熟
煮二十分钟左右即可。具体的做法是将板栗清洗干净后加入适量的清水,在锅中蒸煮十五分钟后改为小火慢慢熬煮,直到板栗完全熟透即可进食。
板栗怎么煮
一、清淡口味的煮法
步骤:
1、先把板栗洗干净
2、直接把板栗放到水里煮熟,大约煮半个小时即可。
小贴士:这种做法的板栗吃起来甜甜的。
二、五香口味的煮法
步骤:
1、先把板栗洗干净,然后用刀在板栗的表面开一条细逢。
2、在煮板栗的水里放五香的材料一起煮熟,同样半个小时左右。
小贴士:这种做法的板栗吃起来味道浓郁。
三、用电饭锅蒸煮
电饭锅配有一层可以蒸东西的,煮板栗时就是不错的工具。
步骤:
1、将锅里放水及少量的盐(一点点就好)
2、将板栗放在电饭锅的上层蒸,待水开10多分钟后即可。
小贴士:用电饭锅蒸出来的板栗又香又粉,味道很不错。
板栗家庭烹饪方法:
栗子烧鸡。
材料:仔鸡500克,栗子400克,姜片,葱末,酱油各10克,花椒10粒,精盐2克,味精1克,生姜50克,胡椒粉1克。
操作方法:将仔鸡去大骨,切成2公分长的丁。栗壳切成十字形,浸在开水中,剥去栗皮。将其放入大火中,下熟猪油烧至热时,加入栗子煎成黄色捞起。沥油爆油,锅中留油80克,加入鸡肉,姜片炒湿,下鲜汤,葱段,花椒,酱油,烧开,加入栗子烧至鸡肉熟透,栗子酥软,汁浓稠。
功能:益肝肾,健脾,润肤,养颜。
栗子核桃仁粥
原材料:栗子50克,桃仁50克,白米100克。盐分3克,鸡精1克。
方法:板栗切粒,桃仁切粒,大米洗净,加水煎煮。再取出一只锅,倒入适量清水,用中火煮开,下米,改小火煮到米花开。加栗子、核桃仁,再煲20分钟,加盐和鸡粉搅拌均匀即可。
作用:对孕期早期因脾肾虚弱而引起的阴道出血、眩晕耳鸣、小便频数等症有极好的食疗疗效。
进食板栗有什么好处?
1、板栗属于高淀粉食物,可以快速补充能量,对于减肥或者美容的女性来说,是最佳的食物选择,可以将板栗代替其他主食,还容易消化。
2、民间常用板栗来治疗老年肾亏,每天早晚生吃一个板栗,能够缓解老年人经常出现的小便弱频。进食适量的栗子能够补充碳水化合物,提供人体所需的能量,帮助体内脂肪代谢,具有养胃润肠,益气健脾的功效。
3、板栗中含有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矿物质,维生素,经常食用板栗能够防止骨质疏松,预防高血压,冠心病以及动脉硬化,也是抵抗衰老,延年益寿的滋补食品。
板栗不能与任何食物同吃:
1、栗子+羊肉:上火,呕吐。
栗子是不能和羊肉一起吃的,因为栗子和羊肉都属于高热量食物,如果同时吃的话,很容易引起上火哦。此外,两者均不易消化,同炖共炒不宜,甚至同吃也会引起呕吐。
2、板栗+豆腐:可引起结石
豆腐干中含有氯化镁、硫酸钙等物质,而栗子中含有草酸,两者结合可以产生草酸镁和草酸钙。这些白色沉淀物不仅影响人体对钙质的吸收,还容易引起结石症。同样的,豆腐也不能和竹笋,茭白,菠菜等同吃。
3、栗子+杏仁:一起吃会胃疼
栗子不宜与杏仁同食,同食会引起胃痛哦。
由于杏子含较多油脂,易引发腹泄,故不宜与栗子同食,杏子属热性食品,有小毒,食用后易伤筋骨,导致老病复发,但杏子所含维生素C较多。
4、栗子+牛肉:胀气呕吐难消化
板栗所含的维他命易与牛肉中的微量元素发生反应,使板栗营养价值降低,且不易消化。牛性温,它有补脾肾壮腰足,补中益气,补肾益气,强筋骨的功效。
在中国古代,人们用“铜壶滴漏”的方法计时,把一昼夜分为十二时辰,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十二时辰已经被二十四小时所替代,那你知道半个时辰是多长时间吗?
时辰是古代计时单位,古代人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等于现在的两小时。所以古代半个时辰为现在的1个小时。相传时辰是以十二生肖中动物的出没时间来命名的,它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对一天间太阳出没的自然规律、天色的变化以及自己日常的生产活动、生活习惯而归纳总结、独创于世的。
在中国古代,人们用“铜壶滴漏”的方法计时,把一昼夜分为十二时辰,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对应于今天的二十四小时。半夜十一点到一点的时间为子时,一点到三点为丑时,三点到五点为寅时,其余的以此类推。
古代的一个时辰相当于今天的两个小时,所以,当钟表刚刚传入中国时,就有人把一个时辰叫做“大时”,新时间的一个钟点叫做“小时”。以后,随着钟表的普及,“大时”一词也就消失了,而“小时”却沿用至今。